第36章 苏小然(第3/4 页)
的推力,还具有极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飞船在长途航行中的能源消耗和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运载能力方面,空天 3 号货运飞船一次能运载 30 万吨货物,其舱门设计也和希望号如出一辙,宽敞而坚固,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货物装卸。更为重要的是,整个飞船的运作由希望号的智能系统进行精确控制。飞船与希望号之间的对接过程精准无误,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对接完成后,能够直接运输里面的货物,避免了货物通过缩小门变大再缩小的复杂过程。这一创新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时间和资源。
每天,多达 300 多架次的空天 3 号货运飞船往返于火星与希望号之间,形成了一条繁忙而有序的太空运输线。每一架次的飞船都满载着来自火星的珍贵资源,近亿吨货物在这频繁的往返中源源不断地被输送至希望号。这些货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物质以及重要的科研样本。
在火星基地,一场科技与自然相结合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全新的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粮食产量实现了质的飞跃。每月高达 1 亿吨的粮食产量,不仅满足了火星基地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还为未来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物资。这种高产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火星的土壤经过特殊处理和改良,添加了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科研人员研发出了能够在火星特殊环境下保持活性的微生物肥料,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
灌溉系统也进行了全面升级。采用了高效的滴灌技术,精确控制水分的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确保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光照方面,火星基地建设了大规模的人造光源设施,模拟地球上的阳光光谱和强度,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光合作用条件。这些光源能够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智能调节,确保植物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中。
基因编辑技术也在农作物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农作物基因的精准编辑,培育出了适应火星环境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能够在火星的低温、低气压和高辐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产量。
火星采矿的成果同样令人瞩目。每月能获取金属 50 亿吨,这其中包括了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