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香港和上海,过去与现实的城市梦(第2/3 页)
大的影响,作为看录像带长大的一代,我深深为这个城市着迷。在写这一系列90年代香港故事时,我常常陷入回忆:儿时的玩具、青春期崇拜的明星以及一路走来听过的八卦。在这一系列故事中,我几乎没有虚构过什么地名,用的马路和商店的名字大多都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这个现实与梦境交织的小说里,我力图使得一切都能更接近真实。
看了这本书,你是否想去香港看看呢?看看铜锣湾,看看红磡,看看那些流传着种种传说的地方。
在香港故事里,我把大家心目中两个无敌的人“诸葛羽”和“时飞扬”放到了一块儿。在创作之初,有人评论道:“这个故事好,这是一个从不失算的人和另一个从不失算的人的组合。”其实当然不是如此,90年代的他们还都是青年,“从不失算”这四个字和他们无缘,何况我很“后妈”地让他们都失去了异能。于是,人物的推进和故事的进展都变得难以预测起来。不知你们如何,我挺喜欢这样的诸葛羽和时飞扬,或许这样的人物更真实吧。
诚如我在先前故事中讲到的,我们这个系列的主角是“诸葛羽”,90年代初伦敦的诸葛羽是20岁的他,香港E科的诸葛羽是25-30岁的他,上海E科的诸葛羽是40岁的他。只有将香港E写出来,他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这样的诸葛羽才能成为我作品中一块坚实的踏脚石,这样的诸葛羽才能去完成40岁后的大变化。
这本书里还有个细节,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面具》一文中提到正在拍摄的电影叫《风虎北望》,这其实是我2011年创作的一个九州长篇的名字。君天写的所有小说,人物都可以收纳到同一个架构里,唯有这个九州故事里的人物不能。所以将这本书放到这个故事里提了下,也算是收纳的一种方式。
本次的单行本总共收录了梵高的旋律、猎杀、路灯杀手、街头霸王、面具、禁字师、追梦七个故事,分别体现了我对生活的各种感悟,而创作时期则从2010年跨度到2013年。想来,创作果然是一条不归路啊!
我想自己所求的不多。如果你们翻看教科书,看到梵高能想到他的画笔,深夜走在路上看着自己的影子能想到《街头霸王》的桥段,看奇幻电影能通过那些奇奇怪怪的模具想到片场里的道具工,午夜梦回时会想到追梦人,那我也就很开心了。
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