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李二这个不要脸的,只喝五千贯一坛的(第2/3 页)
上抬进来!”李世民激动地说着。
于是第二天的早朝上。
李世民就把《大唐经济学》分发给各位大臣。
“朕得到一本书,此乃经世济民的学问,里面全是治国安邦的良策,诸位爱卿可要细细研读!”
随后太监把书本分发下去。
大臣们好奇的翻看起来,让李世民如此赞叹的书,大臣们也是足够好奇。
然后满朝文武,都乐此不彼地研读起来。
一边读一边赞叹,都称为一本开宗立派的奇书。
率先说话的是魏征:“某真是想不到,富平侯真是一个济世安民的大才子,老夫佩服。”
他以为所谓经济学,也就是一本写如何经商的书。
没想到这里面,竟然写了这么多的治国安邦的学问。
魏征这话一说,大臣们都惊了:“此书是富平侯所作?”
朝会结束以后,《大唐经济学》一书风靡整个长安城,到了一书难求的地步。
秦羽也被百姓们称作济世安民的大才子,仿佛已经开宗立派。
戴胄和魏征还跑到秦羽家里,询问他一些不懂的地方。
没想到用了几天,就推广把经济学的事情,顺利铺开来。
看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
秦羽的《大唐经济学》总共就印刷了两千册,根本就不够就大臣们分的。
然后这书就引起了疯抢热潮。
别说官员们,就是很多士子,也是疯狂的抢购,谁不想学到高深的学问呢。
书坊的售书中心,已经被士子们给挤爆了。
印书的速度,根本就比不上学子们购买的速度。
而且他们还不是一本一本的买,是一捆一捆的买。
这么好的书,买来送人也是很有面子地位。
当然这是秦羽想要看到的画面。
《大唐经济学》能够如此盛行,除了书本内容本来了得以外,还有跟此时大唐的一些民风有些关系。
大唐包容性是很强的,对一些新颖的东西,人们是持开放性的态度的。
如果是到了明朝清朝,理学盛行以后,极端排斥新思想,秦羽的这套理论肯定会被当作异端。
搞不好还要把秦羽抓起来治罪的。
这几天,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戴胄一些人,时不时的就来找秦羽请教一些经济学的问题。
秦羽一一帮他们解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