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对子(第2/3 页)
弄得好?整整四千五百人呢!”
“瓦特!?”徐清一脸吃惊的看着上官仪道:“要不要这么厉害,四千五百人!?”
“瓦特是什么?”
“别管那些细节,你说说咋回事,怎么这么多人?”
“进士一百人是你门生,老师授课自然要来,蕲新高月一众人,参加进士科考试的,由于冬天雪大,那些没考上的没有回家,所以大多数也来了。再加上其他科目,国子学,各家族族学,长安旁边几个县……”
“我的天……”徐清一拍脑门。
“哦,还不算那些不识字,但是带着孩子过来沾光的百姓……”上官仪像是想起什么的说到。
“进去吧,挺冷的,冻到孩子们就不好了……”徐清裹裹大衣,心道:爷以前连班会都没发过言,如今要在四千多人面前讲课?就是想想,哎呦,都有些尿急啊……
芙蓉园一处极宽敞的大场地,中间设一高台,高台前面坐着三个人,蕲新,高月,孙伏伽。从内而外分别是进士,各科博士,国子学学生,各族学学生和各诗人文士,最外是围观群众。高台上,上面摆着至圣先师和太上老君两个老头子的画像,还有一座香台,水果祚肉一应俱全。徐清震惊之时,上官仪对徐清耳语道:“等下按照我吩咐的做就行了……”
“我喜欢你大声喊出来,不要憋着…...”
“一定,一定让你兴奋起来……”
“……”
上官仪带着徐清走上高台,清清嗓子,喊道:“祭!”
蕲新和高月,一人捧香,一人捧酒,送给徐清。徐清自知用意,点燃香,给天地和两位先师烧香,敬酒。如果不知道做一件事,那就装作会做的样子,反正大多数人同样不会。
果然,徐清偷偷打量下方坐着的人,只看见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徐清心里不住赞叹,又这么一大群如此孜孜不倦求学的人,唐朝不愧是文运最强的朝代。徐清简单做了一些礼法的事,上官仪喝到:“拜!”这次是上官仪领着众人先朝先师拜了三下,又朝徐清拜了三下,算是行的拜师礼。
徐清在台上咳了咳,台下的人忙把毛笔化开,拿出纸笔来。为了防止风吹纸,不少人选择了竹简,而墨水早就是在家里磨好带过来的。
“诗词,终究是末道,本为了陶冶情操,静心养性,陶冶情操。静心养心在于能治国安民,事事功也。故,在场之人,于国不忠、邪淫暴虐、心术不正和懒惰之人请离场。”徐清抖抖索索说完,顿了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