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腊肠会友(下)(第2/4 页)
静下来,仔细检讨刚刚或许是酒精作用确实都有过激的言语。刘继业率先伸出手来:“刚刚小弟孟浪,请松坡兄多多见谅。”
蔡锷将手从胡子上放下,握住对方的手,表情重新诚恳道:“哪里!应该是文鹿别计较才是!”
“如此不就得了!”
赵毓声拉着蒋方震一屁股坐在两人中间,拿起酒杯痛饮一口道:“现在应该讨论的,是以何种方法推翻满清才是!”
蔡锷赞同地颌首,朗声道:“伯先所言甚是!江洋巨寇孙文于甲午年便曾在广东发动起义,东南数省又久有反清复明之会党活动,加上太平天国也是桂人粤人为主,以我所见,两广正是发动起义联络志士之最好位置!”
“余却有不同看法;两广虽然会党众多,但……”
接下来时间里众人关注的事情便成了在哪里、如何发动起义,如何筹备军饷军械,召募志士,一时间聊得热火朝天各个兴奋不已,仿佛革命成功就在眼前似的。刘继业虽不像他们这样乐观,但刚刚已经与蔡锷闹得有些不愉快,却也不便再泼冷水,便也附和几声。
在一片豪言壮语中,五人一直喝到深夜,最后都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留下满目疮痍酒气冲天的房间。
一回生二回熟,都是热血青年,刘继业很快便与他们打成一片,闲时一同戏耍一同玩乐,一同构思文章思想,一同高歌革命志向。刘继业曾试图与蒋方震一起将各校留学生联络在一起,但或许是因学校、功课不一样,主要以早稻田学生为主的青年会成员们并不怎么待见成城学校的学生,哪怕有刘继业与蒋百里居中调和双方虽然表面客气但实际却很是冷淡。
除此之外,清末留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省籍分布,大家基本上平日走进的都是同乡,对非同乡的人总少了那么一份亲近感。
地域之分,派系之别从一开始就存在。
大概在三月中旬时,蔡锷收到了远自檀香山的来信,不言而喻自然是师傅梁启超寄来的信件。
开篇寒暄一番,讲述了自己抵达美国后受到当地华人社团热烈欢迎不胜荣幸云云,言辞间颇有开朗之感。接下来却话锋一转,言及自己亲身感受当地华人生活后的疑惑:“檀香山之华人多已旅居美利坚数十载,深陶共和宪政,远比国内华人文明先进。然吾所观,却犹不能达文明之境,私斗堂战盛行,华人之凌乱此世界所未见也!何也?何也?吾当与松坡深思之。”
当蔡锷将此信让刘继业看过后,他便惊讶地发现梁启超的思想开始发生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