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锦斓袈裟上爬满了贪嗔痴(第2/2 页)
把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展现在眼前,瞬间又毁灭掉,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对老院主来说,多么好的一次幻象呈现,菩萨渡他而不知,不能悟出色即是空,被痴心蒙蔽,为一件免堕轮回的袈裟,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老和尚丢了袈裟毁了房屋,听说唐僧等人还活着,便自杀了。是羞耻、畏惧,还是绝望呢?损人利己一场空,造业现世报。
黑风山的黑熊精,素与老和尚有来往,讲经说法教他修炼,发现火情前来搭救,本是有善根的。但是他看到锦斓袈裟,也起了邪念,不救人不灭火,偷走了袈裟。失去本心,违背信义,尽显贪、痴。唐僧一夜安稳睡眠,是心里坦荡还是听力太差?寺里狂风烈火,唐僧完全不知,对老和尚的贪恋毫无警惕!醒来后,见到混乱局面,他一边埋怨孙悟空,一边急切地问“袈裟何在?敢莫不是烧坏了也”。当得知袈裟已经丢失,唐僧乱了方寸,不讲究戒嗔戒痴,念动紧箍咒,把孙行者疼得死去活来。面对残垣断壁、僧众哀嚎、老院主自尽,唐僧没说过一句安慰的话。全部心思都在锦斓袈裟上,与死去的老院主一样的痴心。悟空多次大战妖怪,试图夺回袈裟,唐僧听说妖精要吃完了饭再打,也不问问悟空要不要休息、斋饭,只有愤怒、埋怨,对徒弟没有关怀理解与信任。读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了《论语》。孔子外出回来,得知发生了火灾,马厩焚毁了,孔子问“伤人乎,不问马”。当时一匹马相当于现在一辆豪车,孔子只关心人,财产损失不在关注之列,何其温暖。唐僧的慈悲心欠缺了些。
黑熊精得到锦斓袈裟后,大喜过望,邀请众妖开“佛衣会”。他不知观音禅院的老院主因此自杀,还送了请柬。仰仗自己有些法术,对偷盗行为毫不避讳,还向失主展示自己的赃物。孙悟空来索要时,拒绝归还,仗势强夺。贪婪、痴迷到了骇人的程度。最后,观音菩萨来解决了麻烦。菩萨点拨悟空,是神是妖,只在一念善恶之间。悟空顿时醒悟。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之宝,锦斓袈裟上,爬满了众生的贪、嗔、痴。欲望无限,如果不戒,穿上了宝贝袈裟,有用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