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番外2 秦(第3/5 页)
:实在是对照组朱允炆太不争气,一连串骚操作看下来把老朱气得脑瓜子嗡嗡,仇恨值直接转移集火过去了。
当时那个场面啊——朱棣心有余悸地背地里捏了把冷汗,饶是以他心性,都不敢过多回想。
反正他得谢谢对手太菜,朱允炆得谢谢自己离得有点远,不在老朱身边,没被气头上的朱元璋直接迁怒。
不然恐怕当场就得见红了。
但天幕这样一拱火也有好处:朱棣这太子位置做的是更稳妥了;藩王权力过大这个本来迟早得他去面对的问题,也有老朱先顶上了;就连朱允炆……
Emmmm,他得到了老朱新一轮劝学指标,文学文化素养再次得到了提升,并且有生之年都不会再有和他叔刀剑相向的可能性了。这波难道不是三赢吗?
——指朱棣一个人赢三次.jpg
—
而秦朝这边。
大抵是因为天幕的话题已经绕开了足够久,中间也牵
扯了太多能够缓和嬴政情绪的事情,李斯也终于从对于自己下场的不安中走出了不少,此时苍白着一张脸,眼神在讲到新的制度构建时却依旧含着神气。
“——只册封同姓诸侯王,未尝不是一种缓兵之策。”
他跟着后世人的叙述继续展开:“保留了分封制度的部分优点,并且也可以作为分封制度和郡县制度之间的一种过渡用以安抚人心……”
他不说下去了,神情竟然还有点恹恹。
因为君臣一人都心知肚明:
这对眼下的秦朝而言,其实多少有些治标不治本。
这样的分封制能来安抚谁呢?
恐怕只有嬴氏宗族和一些坚持古制的士人罢了。
“他们想要的,当然不可能是这样的分封制。”
嬴政终于开口,低沉的声音回荡在宫室之内,无端更显得孤寂。
【后世如此,尚且属于周朝余韵中的战国时期,这样的风气就更为盛行了。
分封制度对于中央集权而言最大的弊端,实质上就是它之所以为大臣所向往的地方
——利益。
还记得子楚第一次见吕不韦时,他就对对方承诺了什么吗?
“分国许之”。
这并不是什么文学意义上的夸张。如果放在更往后的封建社会,这种近乎“寡人与君共天下”的操作肯定会被喷是什么雷人狗血操作,但在春秋战国的大背景下却是有很大可信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