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小朝会(第2/3 页)
给他们都察院的权力,那可绝对是大了去了。
所以李标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臣遵旨。”
“杨天官,刑部和都察院那边的人员调动,吏部配合一下。”
杨景辰是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调动,无论再添加几个新衙门,可人事权,始终都在吏部,而官员越多,吏部的权威也就越大,对他而言,也可以算是好事。
所以,杨景辰也答应的很痛快,“臣遵旨。”
内阁首辅李国普起身奏报,“陛下,职业细化是好事,可是,这么分掉顺天府的权力,那顺天府能答应吗?”
但是很快,李国普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因为他猛然间想起,这顺天府尹陈奇瑜和顺天府丞孙传庭,都是陛下新调任的。
只见朱由检满不在乎的说道:“首辅无需多虑,顺天府那边,朕已经打好招呼了。”
“臣明白,臣观陛下此举,治安司,都察院,大理寺应当是环环相扣,可如今大理寺卿空缺,还请陛下早日补缺。”
李国普虽然身为首辅,但是六部基本上都是朱由检说了算,他也没什么权力,所以,他是想趁机将大理寺卿抓在手里。
朱由检自然看出了李国普的小心思,首辅自然需要有人帮衬,不过不能是大理寺卿。
要想司法公正,那就必须和衙门划清界限。
“首辅所言极是,大理寺负责审判,大理寺卿必须是中正廉洁之人,传旨,调成基命任大理寺卿。”
李国普见自己的算盘落了空,只好悻悻的退了下去,“陛下英明。”
“新衙门草创初立,没必要着急,先把架子支起来。”
“臣等明白。”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户部尚书郭允厚起身,“陛下,臣有本启奏。”
“讲。”
“陛下,户部的人不够用啊,左侍郎毕自严和右侍郎南居益都忙着筹备新衙门,臣又兼任了仓场总督,时常不在衙内,而朝廷现在哪都需要用钱,户部的事,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他也理解郭允厚这个户部尚书的无奈。
明末,最忙碌的部门就是兵部和户部了,而这两个部门的官员,在历史时空中也是走马灯似的换。
原因无他,多事之秋,没有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流寇,外有满清建奴虎视眈眈,哪都需要用兵,而哪还都需要用钱。
“这样吧,郭爱卿,你既然着手整治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