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11 页)
听到这,苏晏也是无奈,就算这几年小舅舅柳楷瑞的生意好了起来,松竹斋做大做强后,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府城开了分店。然而苏晏的外祖父似乎还是没有原谅小舅舅,两人的关系依旧剑拔弩张。小舅舅柳楷瑞也是颇为倔强,这不,中秋节也不回京城,反倒是跑到扬州来跟姐姐、外甥们一起过节。
“今儿下午你可要随我一同去扬州的松竹斋看看小舅舅。”苏钰说完挑了挑眉,“若你今日考完困倦了,不想去的话,明天在家里也能见到他。”他补充说道。
“我要去的!我可是好久没有见着小舅舅了!我还没去过扬州的松竹斋呢!”苏晏赶忙说道,说完看见苏钰脸上兴味的笑容,才反应自己二哥又在逗他。
嗐,什么恶趣味。
不过苏晏确实挺想想看看现在松竹斋运营得怎么样了。
长溪县可没有松竹斋的分店,倒是长溪县有一些书坊,特地宣传自己店里有卖印着松竹斋印章的正版话本,以此来吸引客源。
苏晏突然想到,之前一直跟他有书信来往的那位坐拥无数粉丝的话本写手江陵笑笑生,也恰巧是扬州人。说不定这次去松竹斋还能碰上江陵笑笑生本人呢。
八月中旬的扬州城,夏热褪去,秋意若有似无地随微凉的清风渐渐迷漫。
沐河边垂柳连绵一片,远望犹如镶嵌着绿边的玉带。岸边的垂柳轻拂水面,水波荡漾,一派好风光。
苏晏和二哥苏钰一路漫步,也并不觉得闷热难受。
苏晏看着街旁店肆林立,街道上百姓来来往往,心中有种岁月静好的莫名欢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他们走了不多一刻钟,便到了松竹斋。
松竹斋的位置极好,位于扬州城繁华的东街上,周围有各种茶楼、客栈,人流量很大。
松竹斋整个店铺古雅简洁,灰瓦白墙,门楼墙壁有着精致的雕花,门顶部悬挂着金丝楠木招牌,上面用行书写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松竹斋”,据小舅舅说这是特地花大价钱请当代大书法家题的字。
大概是因为今日是第二场考试,松竹斋店里此时倒也较为清闲,只有几个穿着素色直身的读书人在书架前捧着书本看着。
一进门,苏晏就看到许多话本摆在最醒目的正中央圆木桌上。
话本们或是水平放着,或是立起来,或是翻开其中的插画页,垒在一起摆出了一个别有艺术气息的造型。
小舅舅之前就写信告诉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