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2/3 页)
主任,本校师生或许对他的行事风格有意见,但大家从不怀疑他的品行操守,这里面或许另有隐情,阁下可曾亲眼见证整件事的过程?”
刘永战道:“这倒没有,但空穴来风,事必有因,那几名见证者中有德高望重之士,不大可能撒谎。”
慕容倾怒目道:“凭什么我父亲说的话是谎言,别人说的就是真话?既然是见证者,想来也和我父亲一起同住昊京,受蛮胡威胁,为什么只能是我父亲贪生怕死做了背信弃义之事,而不是他们贪生怕死,编造瞎话污蔑我父亲?”
司明帮腔道:“慕容伯父在素国亦有德高望重之名,绝无可能撒谎。”
刘永战问道:“若非心虚,当年为何他要逃亡素国?”
慕容倾驳斥道:“我认为这恰恰证明了我父亲是无辜的,否则他既然出卖了太子,立下了功劳,博得蛮王的信任,为什么还要逃跑呢?他留下来,在蛮胡这边当大官不好吗?只有他在蛮胡这边无容身之地,得罪了蛮王,才不得不选择冒险逃亡素国。”
“这……”
将思考角度反过来后,刘永战发现这件几乎盖棺论定的事情,似乎还真有颇多疑点,但要他一下子将一个早就被世人认定为国贼的人的印象颠倒过来,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想了想,当年是不是慕容哲出卖了太子,其实根本不重要,就算弄明白了真相,跟眼下的行动也毫无关系,该救人的还是得救人,何必没事找事,恶了彼此的关系。
万一逼得急了,对方不愿意出手帮忙,那他只有去领军法了。
“你们说的对,或许这件事另有隐情,希望等姑娘你回国后,可以向你父亲询问当年的真相。”
慕容倾沉默了一下,道:“太迟了,我父亲已经去世了。”
刘永战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怎么又踩雷了,感觉彼此的关系正在急遽恶化。
他斟酌用词,小心问道:“以慕容哲的修为,不该这等年纪便辞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慕容倾缄口不言,司明只能代劳,将慕容哲为救两名学生而牺牲一事简单叙述了一遍,然后道:“慕容伯父为了救两名与他关系泛泛的学生,不惜付出生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贪生怕死?”
“你们说的有道理,但缺乏足够的证据,或许这位太子可以提供证言——如果太子真的还活着的话。”
刘永战真想夸自己几句,居然又把话题拉了回去,这下对方为了询问真相,也一定会答应帮忙。
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