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上任(下)(第2/4 页)
懂,军事命令也能看懂和写出来,而且其他基础军事知识类如军事地图等,大部分士兵也能读懂了。
第三是文学社内当前的思想。当初刘继业创办文学社时,便是以寻找救国之路为引导、将一群有志青年军官往革命的道路上引。而等外围的军官通过考核进入文学社后,则在革命的基础之上向他们灌输国家主义的思想,组织关于国家主义的读书会,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简单的排满复汉是不能够拯救中国,而是必须要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进行革命,才能摆脱亡国灭种之威胁。
在思想上,经过长时间的灌输,刘继业至少让张孝准、王光照、方振武、徐立由和丁鸿飞五人成为了较为坚定的国家主义信徒;其余的文学社人等,绝大部分只是认同国家主义的部分内容,对其本质的消除社会矛盾、以及消除剥削等还是有心存疑虑的。不过在国家主义中,最让人赞同、也是能够凝聚众人的,一是排满革命、二就是工业化。尤其在工业化方面,刘继业通过拿出数据、反复解释西方崛起离不开产业升级、离不开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工业化,让许多军官真正意识到中国与西方之本质差,这也是不少革命军官在不是很赞同国家主义的其他观点的时候,还愿意跟着刘继业闹革命。
也正是意识到大部分军官至少暂时不会认同国家主义中,关于土地改革、社会改革的内容,刘继业对这类争议较大的观点一直是暂时搁置,只是在暗中与徐立由、王光照等真正的国家主义信徒交流沟通。
从王光照的汇报中看,前段时间他和张孝准翻译了德国拉萨尔、俾斯麦的文章、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从上海租界方面弄来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文,拿着这些文章在文学社内展开了讨论。
在执行委内部就此展开的小型讨论会中,虽然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出来,但是也进一步促进了大家对国家主义、社会主义等革命理念的了解。
按照张孝准的说法,与丁鸿飞走得比较近的关启平最近开始逐渐向国家主义的观点而靠近、对社会改革的看法有所转变,认识到工业化必然带来社会的转型。
“可以在全标内举办篮球联赛,进一步增进标内的团结、也让士卒们发泄旺盛精力。”
“篮球联赛?”张孝准对此并不是很了解,看着刘继业等待解释。
刘继业点头,笑道:“篮球现在全标几乎无人不玩,干脆以队为单位,每个队一支球队,然后每个星期队与队之间来一场较量、赢得得三分、输得零分、平局一分……最后一个赛季……就是一季四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