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兵不厌诈(下)(第3/4 页)
可是说损失一个都会感到心疼,所以北面和西面的黔首需要移民,不移民战事发生肯定会深受其害。
心情忧虑的吕哲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他正要召集管理民政的属下商讨,共尉从衡山郡发来了紧急军情,说是上郡的王贲出兵太原郡了!
听到这个消息,吕哲是一脸的惊讶,他得到的情报是王贲粮秣一直不足,按照道理军队没有粮秣根本不适合出兵,怎么就兵发太原郡了呢?!
王贲不愧是王翦的儿子,深知什么叫兵贵神速,竟是三个昼夜奔袭两百余里,第四天就进攻到晋阳西面的咽喉梗阳。
梗阳有赵军三万,不是只有屯兵一两千的县城,一个叫武臣的梗阳守将带兵挨了两天打退了王贲三万步骑前军的数次进攻。第三天王贲的五万中军赶到梗阳城下,可是张耳亲率的五万援军也在当夜抵达。
三万步骑攻打梗阳两天损失了七千余人,等待王贲率五万中军赶来会合,秦军在梗阳城下的部队有七万三千余人。
作为守军,武臣指挥得当,赵军在张耳援军到来时还有七万六千余人。
梗阳这个小地方一时间举兵超过十四万,秦军会合扎营,张耳在城外建寨与武臣城内守军成为互相掩护之势。
没什么名气的梗阳,注定会因为是秦国出兵平叛第一个被暂时守住的城池而闻名天下,至少吕哲就因为赵军和秦军在梗阳交战了半月而知道了这个小县城的名字。
秦军首攻不利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王贲的战术是奔袭为主,后军的攻城器械没有跟上。后面王贲携带的器械到了,张耳和武臣明知无法坚守,留下一万殿后的部队带着四万人毫不犹豫地向晋阳撤退。
秦国竟然不是在南方先动手,选择一支偏师先攻打太原郡,相信很多人会一时没有转过弯来,毕竟之前所有的举动都在预示最先动的会是三川郡的徐岩所部!
吕哲接到共尉的汇报立刻召集文武,他向众人转述战报,最后说:“王贲的十万大军动了,已经不能按常理来预测徐岩的三十万大军会在什么时候动。新复立的赵国吃了一个兵不厌诈的大亏,我不希望我们会是下一个吃这种亏的一方!”
卫瀚,这个曾经的传令兵现在已经是斥候部队的一名军侯。恰是因为是斥候部队的军侯,他亦是被召唤的一员,听完赶紧站起来,“主上!我们的斥候随时都盯着各个方向。”
郑君亦说:“赵国吃亏是因为他们的大臣都在忙着复国的大礼,一个个满心思的猜想自己会被封什么官职,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