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金婚项链(中)(第2/3 页)
”。
顾梅附身道:“妈妈,你告诉这个小妹妹,你画的是啥?她可以给你做条好看的项链。”
老人忽然把手放到嘴边,发出“嘘”的几声,示意女儿安静。
顾梅无奈地对景春莹耸耸肩。
景春莹用口型表示“让老人家画”,然后走回工作台。
“顾伯伯,林先生,我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些粗浅的了解,听说病人反倒对很久以前的人与事,记得很清楚。我可以问一下,伯母少女时代的经历吗?以及,她和顾伯伯您,是怎么认识的?”
女婿林先生闻言,迅速地看向岳父,面色似有谨慎的参详之意。
顾老先生倒坦然地回应女婿:“没事,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无可不对人言。”
他看向景春莹,语气沉缓:“恶行并不总是由大\/人物所为,而是可能源自普通人。这些普通人,缺乏独立思考和道德判断力,是大规模恶行得以实施的基础。这,就是**之恶。”
“阿伦特的话?”景春莹脱口而出。
“哦?景小姐,你对她的思想也有所涉猎?”
“我爸爸的研究方向,是欧洲上世纪女性思想家。波伏娃和阿伦特,都是他的主要课题。我听爸爸提过,二战后,对**进行审判时,阿伦特提出了平庸**的理论。”
景春莹回答顾老先生时,心里越发好奇。
老先生的谈吐气质,都像老派的知识分子,他是怎么与他口中“只有小学文化”的顾老太太结为鸳侣的?
顾老先生没有让景春莹疑惑太久:“景小姐,我提阿伦特,是因为,*庸之恶,也给我们家带来了灭顶之灾。我其实,原本有位长姐,我们的父母,当年都有工作,家庭条件还可以,所以我姐姐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学钢琴了。”
老先生平静但细节真实的叙述,引领景春莹,进到***中叶的情境中。
那是许多个家庭突然遭逢**的时代。
一夜之间,诸多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堪称大师乃至宗师的人物,生命戛然而止。
一同**的,往往还有他们的家人。
顾家,便是如此。
顾老先生的父母,以及身为青年钢琴演奏家的长姐,在最后的尊严也被剥夺的秋夜,回到家中,打开煤气。
“那年我17岁,作为*青,在东北。我接到电报,回来奔丧。到了火葬场,工作人员告诉我,三位亲人的**,都被处理掉了,扔去哪里,不能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