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乌斯托夫斯基(第5/7 页)
快就可以转回家乡;
请看看……但是究竟看什么?
说句老实话,没有什么人,
怎么样关心着我的死活。
接下来的一席话严酷得令人满心惊骇,悲伤得令人荡气回肠:
我的父亲和母亲,你恐怕
已经不能再见到他们了……
我承认,我所难过的只是
使他们老人家心上烦恼;
假如他们有一个还活着,
请转告,我也懒得写信了,
就说,队伍早巳经去出征,
就说,请他不必再等我了
这个远离故乡、奄奄一息的伤兵的简洁的话语赋予《遗言》一种悲剧的力量。“请他不必再等我了”,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对死神的恭顺。在这句话背后,你可以看到遭受无法弥补的丧亲之痛的人们的绝望。我们总觉得亲人是不会死的。他们不会化为乌有,化为尘土,化为模糊惨淡的回忆。
就其悲痛之深刻,精神之壮烈,以及语言的光辉和力量而言,莱蒙托夫的这首诗是一篇不容置辩的最纯粹的杰作。按照我们现在的概念,莱蒙托夫写这首诗时还是个小伙子,甚至几.乎是个孩子,和契诃夫创作自己的杰作《草原》和《没意思的故事》时的年岁一样。
河面上空的声音静息了。但我知道,我相信,我还会听到它。它果然没有欺骗我。当头一句突然传来时,我甚至一阵哆嗦:
格鲁吉亚的群山夜色苍茫;
阿拉瓜河在我面前哗哗流淌,
凄凉中我感到快慰:这忧伤多么纯净,
它全是为了你啊,我的忧伤……
这些诗句我真愿意听上一百次、一千次。如同《遗言》一样,这首诗也具备杰作的所有特征。首先是那些表达不朽的悲哀的不朽的语句。这些语句使人感到心情分外沉重。
另一位诗人谈到了每部杰作的永恒的新颖性,他说得异常准确。他的诗句是对大海而发的:
一切都令人厌烦。
只有你叫人百看不厌。
岁月流逝,
冬去春还,
倏忽已过数千年。
大海啊,
你潜身在滔滔白浪,
却乔装
万千株刺槐,白花飘香。
也许就是你
日复一日,把岁月冲个精光。
每一篇杰作都包含着叫人百看不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