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拓(第2/2 页)
成死后,高攀龙接着主持东林讲席,也是继续以“君子”与“小人”去品评当时的人物,议论万历、天启年间的时政。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超出宋儒理学,特别是程、朱学说的范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顾宪成讲学的东林书院,本来是宋儒杨龟山创立的书院。杨龟山是程源、程颐两兄弟的门徒,是“二程之学”的正宗嫡传。朱熹等人则是杨龟山的弟子。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很清楚地宣布,他是讲程朱学说的,也就是继承杨龟山的衣钵的。人们如果要想从他的身上,找到反封建的革命因素,那恐怕是不可能的。
我们决不需要恢复所谓东林遗风,就让它永远成为古老的历史陈迹去吧。我们只要懂得努力读书和关心政治,这两方面紧密结合的道理就够了。
片面地只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只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无论如何他的学问是不完全的。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的意思在内。
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愈来愈明白的道理。古人尚且知道这种道理,宣扬这种道理,难道我们还不如古人,还不懂得这种道理吗?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读书人语
知识分子究竟该有怎样的修养?《事事关心》有确切的陈词:“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这是愈来愈明白的道理。”读书是知识分子的本分,关心政治则是读书致用的目的之一,两者应该兼顾本来毫无疑义,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竟被分裂开来,而这恰恰是政治的逼迫。政治有时是不由你不关心的,即如本文作者写此文时未必有直接的政治用意,却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受牵连,受批判,甚至殒身祭文,留下活生生的教训。这种生命换来的经验之谈,难道还不该珍重吗?看来,仅要求知识分子关心政治其实是很不够的,要求现实政治更宽容一些,既可让知识分子埋头读书,又允许他们对政治问题指手画脚,大概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吧。 【张永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