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箫(第3/4 页)
首更清新的诗?
暮春,中午,踩着畦垄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谈谈话;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啰啰,一边在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我们种的那块菜地里,韭菜以外,有葱、蒜,有白菜、萝卜,还有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农谚说:“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头伏萝卜二伏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那年蔬菜丰收。韭菜割了三茬,最后吃了苔下韭(跟莲下藕一样,那是以老来嫩有名的),掐了韭花。春白菜以后种了秋白菜,细水萝卜以后种了白萝卜。园里连江西腊、波斯菊都要开败的时候,我们还收了最后一批西红柿。天凉了,西红柿吃起来甘脆爽口,有些秋梨的味道。我们还把通红通红的辣椒穿成串晒干了,挂在窑洞的窗户旁边,一直挂到过新年。
一九六一年四月九日
□读书人语
伯箫先生的散文,有一篇有名的《记一辆纺车》,那是写延安生产的;这篇写的也是延安的生活,却是种菜。读来有感“文如其人”,文章朴素无华,文笔清顺杨达,如食蔬菜、如饮浚茶,不经品味,不知其甘,然经品味,其味也是淡淡的,但是却穷永而有韵味。回想五十年代他在东北教育学院当领导,每见到,便是人如其文,朴素无华,穿一身布中山装,说话也是朴朴素素,平声静气完全看不出是位学者兼作家、教育家的领导干部。我读先生文,常常想起先生的为人,亲近而敬重。
他在这里,写了一种生活,一种生存模式,一种存在范型,在他写作时,我想,在思想中、在立意上,以至在潜意识里,是都有一种现实背景的,那就是写艰苦朴素作风、写那时的精神胜过物质的生活吧。历来的品评赏析,也多以此为主。这是有根据,也有道理的。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