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4 页)
一批货到京城,才算不浪费了这笔车费。咳咳,俗话说贼不走空,差不多的道理。
苏世黎沉默了一下,既然不影响学习,让女儿生活宽裕一些,也没有不好。他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至于代售的人选,除了岳藏舟,他们也不认识其他做这一行的人,看这小青年也是能相信的,刚才都帮唐纳德主动提高卖手表的价格了。
“等等。”唐纳德先反应过来了,“你是说莫斯科的东西会比京城便宜?那么苏联人为什么不买他们自己的东西?”
岳藏舟摇摇头为唐纳德大概普及一下现在的苏联市场情况,“关键是人们生活需要的东西,产出的太少了。”
对于苏联现在的市场,只能用‘低价无货’来形容。
“首先,苏联一直注重重工业,国产的日常生活用品很少,百姓有钱也买不到,这是无货。再说那里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在成品上都会打上价格,全国各地都没有价格浮动,这是低价。
高档的东西比如望远镜,一般家庭有一个也是够用了,又不能吃。但是需要的衣服鞋袜等等,只能依赖进口。”
“回到刚才说的,如果在苏联买到一件皮毛大衣,运回京城后的售价起码能翻上五倍。苏学姐在莫斯科能买到的都是非日常用品,在两个国家之间开始进行互补商品的买卖。我们利用进价、汇率等的差额,可以赚到客观的利润。”
“所以如果我带着东西入境交易也能赚上不少。”唐纳德商业头脑不错,已经举一反三了,“别看那些在列车上苏联人向我们买东西时出手大方,他们在莫斯科转手卖出去时依旧能赚不小的差额。”
“就是这个道理了。”岳藏舟看向三人,这下他们脸上都有了意动,“怎么样,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小岳,能再讲得具体一点吗?”苏采薇已经决定这个买卖一定要做了,她更加关心能赚多少,“我们的差额大概能有多少?”
“刚才我也打听了,基本现在人民币与卢布是一比五到一比六,不过这是浮动的,卢布今年贬值的速度快,越往后面比价就越大。手中的钱都要及时换成人民币才好。如果能换成美元也不错。”岳藏舟没有多说,卢布的大危机现在也不能轻易提起。总之,对苏采薇来说,把赚的钱快点变成人民币是没有问题的。
“等等,我还有一个问题。”唐纳德摸着口袋中的四千卢布,仍旧还在发了一笔横财中没有回过神来,他的算法与岳藏舟不一样。
去年,1989年11月,苏联放开了卢布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