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情势恶化(第2/4 页)
哪怕是这样速度也快不起来。
“这两天敌军有什么动静?”司马欣的语气很烦躁,写信给徐岩的信没回,明天敌军又没有干柴可用。他怎么又不会暴躁。
站在中军大帐主位案几之下的是一名年约三十有着两撇胡须的五百主,他立刻答:“斥候回报,邔县敌军一直在冒雨加固城墙,现下不断南城门与敌军营寨有一条甬道,靠水的东城门也在修建甬道。似乎是想连接汉水的码头。”
司马欣抓住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冒雨!他急问:“敌军在雨势下加固城墙?难道他们不怕士卒们或黔首大量患病,而后引发瘟疫吗?”
现在可不是医术发达的年代,一点点的感冒发烧,也就是风寒都有可能会要了小命,要是遭遇这种下雨天气谁都不敢大量的差遣人,就怕太多人起了风寒死去处理不当会演变成瘟疫。
五百主其实也很迷惑。他是亲眼看见至少有一两万人不但在修建甬道还在成千前方的一百五十步、三百步这个距离挖壕沟,心里也奇怪敌军守城主将是不是太不把那些人当人看,竟是冒着大雨驱使。
司马欣见下方的五百主一脸的迷惑挥了挥手,他可是知道吕哲前后两次派军南下的事情,现在又听见南郡军民冒雨在修建工事,心里要有多奇怪就有多奇怪。
水土不服在现代都还没有好的治疗手段。无非就是提高整洁和在饮食上多下功夫而已,至于心理引发的水土不服基本是还没有太好的办法。
治疗风寒等等现在也就是那个样,邔县冒雨建立工事并不是有什么好的手段,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因为冒雨修建工事,邔县短短两天之内已经有两千多人得了风寒。这还是大量的雨具、姜汤、暖屋准备工作下才大量减少的患病人数,而无论是梅鋗或者周文、雕定,他们谁都没有下令停止。
战争充满了残酷性,很多时候残酷是必需的,不管是对敌军还是对自己人。
这阵断断续续的雨势连续下了四天,等待天气重新变得晴朗时,六万四千多秦军得病的人数竟是有五千余人,病死的士卒暂时只有三百多,不过缺少柴薪取暖和药材之下死亡人数一定还会再增加,愁得司马欣眉头就没有舒缓过。
相对的,梅鋗看到病患统计也是一阵的失语,是他强硬的要组织人巩固防线,六天之内病死的军民数量足有五百余人,生病的人数更是有四千余。会有这么大的死亡率跟他的处理措施绝对无法推卸,吕哲发来的责斥信函正摆在案头,命他妥善处理好后续,要是引起民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