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5 页)
都抓了过来,按顺序,分析逻辑,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
让她这种智商的人也能看清楚前因后果。
包括孔明偷游戏可能也被发现了。
灰发大胡子男不生气,他想要孔明的AI,于是指使小胡子男陷害孔明,大概是想走英雄救美,拔刀相助的路线。
没想到孔明竟然还有引起血雨腥风的体质……
让她突发灵感!想剪一个《莱克斯·卢瑟与李寻欢》!
她有预感!这又是一个大火的CP!!
她一脑二用,一边在脑中热火朝天的找素材剪片子,一边感到荒唐。
这种机密大事不该用个保密线路什么的吗?怎么这·么·简·单就被她给发现了前因后果啊!
到底是她太牛X还是敌人太无能?
然后她的大脑又又又给她科普了。
似乎是她想到什么,有疑问或不解,大脑就尽职尽责的给她找资料。
——大脑兄,如果你不是我的大脑,可能我就爱上你了。
不过她跟大脑何必分什么彼此!
在21世纪,她就知道网上的黑料是永远不可能删干净的。
到了现在更是不可能完全保密。
事实上根本不是她(的大脑)故意破解、截取这些“秘密“信息的。
说起来很有意思。
就像电话的原理一样。相隔万里可以听到声音不是真把声音传过去了,而是声音震动波片,波片化为代码,代码顺着电线传到万里之外,再将代码翻译成震动频率,复原出“声音”。
电话听起来好像不是本人的声音是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本人的声音,而是本人声音的电子复制品。
投屏电话也是同样的原理。
一个人在这边对着机器说话,机器记录下他的形象声音,分解为代码传递,中间会经过数个或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数千个信息中转站——每个中转站都会将信息复制一遍再传出去——直到信息到达目的地,再通过机器解读,复制出来。
中转站不是故意将信息复制的,这是为了防止信息在传递时丢失。电子时代,信息保存不止深入人心,技术在发展时更担忧信息丢失。于是不管是什么信息,不管通过的是什么机器,都会将信息复制后保存再进行传递。
传递成功后,保存下来的信息当然是无效信息,但它也不是立刻、马上、下一秒就删除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