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1/3 页)
崔思又问:“即便令堂高义,然而听闻新娶姐夫贤惠无匹,知道严姊所为,不知作何想?”严淞沉默不语,脸上露出惭意来,良久才问:“圣人说,‘知不可为而为之。’不知姊台可知其义?”崔思楞然,说:“圣人之言多了,只是不能每一句都做得到。”明白过来,“你便要做这不可为之事。”低头叹一句,“这又是何苦来?”严淞颔首。“不瞒你说,淞出生贫寒,眼中所及最富贵的,不过是乡间的土财主。直到来到京城,才见识到了我朝风貌。见到了驸马与容娘子姊妹,心中很是艳羡。”“我与容娘?”崔思很奇怪,问,“怎么说?”“因为驸马与容娘子弃如敝履的,正是淞魂牵梦萦,梦寐以求,也求不得的。”严淞说此话时神情非常平静,嘴角竟然还带着一丝笑意,似乎一点儿也没有求不得的怨愤。崔思愕然。严淞继续说:“淞虽然驽钝,但是二位娘子所求为何,心里想着什么,还是能猜到一二。”这不是痴人说梦?或许是因为明天要赴一个必死的局,严淞似乎毫无避讳,说话也直白爽朗许多,崔思相信,这番话一定是严淞直抒胸臆,发自肺腑。可是若说她了解自己和武容的想法,这也太不可能了,不说几人并无深交,没机会互诉衷肠。就是有,严淞与她二人出身相差太远,所求也不同,何谈知道对方心中所想?崔思知觉这番对话愈发怪异,但是她的本意是来劝阻严淞,此时也只好耐着性子,看她要说什么。“依淞之见,二位娘子出身之高,白玉为堂金作马,吃穿用度,无所禁忌,为生计发愁是没有的。只是出身名门,也有出身名门不好的地方。”严淞顿了一顿,“比如,在大树下长大的小树,虽然能少风雨摧折,却少了向外伸展更广阔的空间。”崔思问:“他人的心,自是放在他人肚子里面,你是如何知晓的?”“淞无他能,自幼熟读经书。想着自古有志之士,莫不如此。旧时王谢便有‘兰生庭阶’之句,古人又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朝开国的功臣世家,到如今早已过了五世。阮籍有‘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句,以古知今,想当然耳。淞便如那鲍明远,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崔思平日自诩巧舌如簧,严淞看起来是个闷葫芦,如今却一句话也插不进,只能频频点头。严淞一笑,又说:“此间并不太平,驸马想必是知道的。”崔思问:“你是说?”“这几年,或者这几十年,各地都有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朝廷豢养湘军,淮军和西北军就是为了对付各地的反民。可是庞大的军队支出,财政愈发赤字,层层加赋,只能造成更多揭竿而起、落草为寇的反民。庶族的呼声,有谁能听到?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