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见家长(上)(第4/5 页)
开门将苏诚迎接了进去。
进门就是别墅客厅,许父正在喝茶看电视,许母坐在沙发上摆弄手机,面前连白开水都没有一杯。
许母见到苏诚站起来:“小苏,来了。”
“伯母好,伯父好。”伯母伯父,或者叔叔阿姨,这个叫法在A市都行,都不计较。称呼老一点的妇女为阿婆,称呼老一点的男性为阿公,小女孩称呼阿妹。伯父伯母有点外来词,不够本地,主要是受到97前港片的影响,为什么是97前呢?难道97后还有人看港片吗?后来进一步发展,伯母伯父就成为了男女朋友对对方父母的代称。
苏诚和许父是第一见见面,许璇介绍:“这是我爸,爸,这是苏诚。”
许父没站起来,视线从屏幕转过来,点点头:“坐吧。”
苏诚拿出一袋子放在许母面前:“伯母,这是美容晚霜,特别适合三十多岁的女性。”
“呵呵,我早过了那年龄。”
苏诚道:“不是生理年龄,而是针对皮肤年龄。”
这话喜欢听,许母乐呵呵的打开,正要开口说话,许父顺口道:“马屁精。”
许母眉头一皱,似乎要翻脸,苏诚拿出一个礼盒,许父看盒子:“我这女儿做叛徒了是吗?”
许璇道:“茶叶嘛……”
“茶叶?”苏诚一愣,抽出里面盒子道:“这是古巴上等雪茄,据说我们亲耐的朋友卡斯特罗同志就是靠他,经历风风雨雨,轰轰烈烈的活到了九十岁。”
许璇看苏诚:雪茄,你和我开玩笑吧?我爸烟抽的不多。
没想到,许父看雪茄,颇有点触景生情,拿出其中一根在鼻子前闻了闻:“三十年前,我刚从部队退伍进入警察系统,就接到任务,古巴一位政要的安保工作。接下去的几年,他每年七月就会给我邮寄两盒雪茄,他告诉我,如果哪一年没有收到雪茄,那说明他已经死了。他是一名改革派,社会主义国家都很穷,古巴也不例外,他是来我们国家参观学习开放经验,A市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自然留的最久。只不过他们老大更喜欢亲耐的朝鲜,而不是我们国家的模式。我们聊了很多,聊意识形态,聊金钱,聊民生。小苏,不是和你吹,当时我这大学生的文凭绝对是杠杠的,周围人加一起都没我懂得多。”
许父高中毕业后从军,在部队中自考成为大学生,22岁进入军校,算得上是那年代传奇,24岁因为身体原因转业。原本按照许父能力事业应该扶摇直上,可惜爱上了罪犯的女儿,二十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