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家人的晚饭(第3/4 页)
来。
宋妈为报杨志恭恩情,自愿到杨家做事,至此已快二十年。
一桌人可能因刚才争论谁做饭的问题,此时再没一个人说话,场面显得几分尴尬。
舅婶脸色幽怨无比,显然还因为自家丫鬟给大家做饭的事而耿耿于怀。
李长辞似乎想到些什么,说道:“家中下人是少了点,小小也快长大了,咱家该招几个丫鬟了。”
宋妈虽然能干,但年纪大了。
一个人管着好些人的伙食衣物,想来也越来越辛苦。
李长辞猜想,这次宋妈的病,说不定就是累出来的。
范珠儿听到李长辞的话,没好气道:“长辞这话倒说的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家中的银子就这么多,平日吃穿都还要省着用,现在外面一个过得去的丫鬟至少都是几十两银子,你说说,咱家哪还有闲钱去买丫鬟?”
“还有,老爷子在衙门的退俸也就十多两,你二舅也是个不争气的,要不是他老师给他在青山书院谋了个差事,现在说不定还在倒拿!”
范珠儿这一番话说下来,将在场某些人内涵了一遍。
却没人反驳。
她说的的确是实话。
来了杨家确实没过上好日子。
作为范知县的亲闺女,杨志恭一直觉得对范珠儿有所亏欠。
至于杨慕容,只是秀才的他更不敢造次。
“嫂子说的不错,但我二哥当年是清河县第一才子,一定会考上举人的!”
杨慕心有些不高兴。
她从小就视自家二哥为榜样。
当初二哥刚中秀才头名的时候,京都青山书院大儒都到杨家祝贺,还亲自收二哥为弟子。
现如今却被舅婶说的如此不堪。
杨慕心此刻,自动忽略李长辞,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杨慕容,心中不由叹了叹气。
这时她连吃饭的心情都没了。
二哥今年一定要中举人啊!
杨志恭将几人话语听在心里,也是摇了摇头。
家中存银不到百两,哪还有钱买什么丫鬟。
就算买来又是多了一张嘴,负担更重。
就在几人都默认李长辞的建议为废话时,李长辞却继续问道:“舅婶,现在一个会做饭的丫鬟多少钱?”
市面上的下人,大都是丫鬟。
一来在小地方女子命贱,不少养活不起的家庭都卖女求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