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商业司(第3/4 页)
各个省份去,督察地方,将这些蛀虫全都找出来。”
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李邦华躬身道:“都察院领旨。”
吏部尚书崔呈秀躬身道:“吏部领旨。”
“涉案的官吏,按照大明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得徇私。”
“山东巡抚方一藻做事还是不错的,本来内阁和吏部议定的川康总督人选就是他,不过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川康总督还是由方一藻来干,但兵部尚书就不能再给他了,让他以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总督川康。”
“朕听闻这一次连银行的官吏都牵涉进去了?”
户部尚书范景文当即跪倒在地,“臣有罪。”
原户部尚书周士朴致仕,范景文接了户部尚书。
“范尚书,你这个户部尚书接手也有一年了,这个失察之责,你是躲不掉的。”
“罚你三个月的俸禄,下不为例,起来吧。”
“谢陛下。”
朱由检看向群臣,“户部有银行,有仓场,有财政司,有农业司,有户籍司,有盐铁司,有民政司,下面的衙门也确实多了一点。”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做事,还是要精细一些的好。”
“这次的案子若是没有银行官吏做从犯,恐怕百姓也不会这么容易就上当受骗。”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百姓借贷,银行供贷,本身是件好事。百姓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也没什么。”
“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重农,这是必须的。不然百姓吃不上饭,就要激起民变了。”
“抑商,也是应该,不过那些小商小贩就没必要了,百姓也不容易,多条活路也是好的。”
重农抑商是绝对正确的政策,以古代的生产力,田地里产出的粮食能够养活住百姓就不错了,必须得重农。
抑商,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抑制的应该是大商人,是富商大贾,不能让这些人凭借家资作威作福。
而对于那些小商小贩,就没必要了,相反,还应当给予引导和适当的支持。
朱由检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前宋商业繁荣,国库充盈。我大明开国之初,人口凋敝,百废待兴,商业更是如此。”
“经近三百年的发展,我大明的商业呈欣欣向荣之势,对此,朝廷要进行规范和引导。就像这次的案子一样,商户借贷无门,只得借贷那恶人的钱财,这才酿成大祸。”
“这样吧,为避免再出此类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