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第2/3 页)
“皇上,海上多是凶险之事,茫茫大海难望前路,万不可以拿百姓的性命去冒险。”
“皇上周大人所言甚是,我朝沿海地带百年来受到了倭寇的侵扰,不可开放海禁,不然会让他们去而复返,乃是重燃战火之师。”
“够了。”朱由检瞪了说话的两人一眼,以为他不知道东南利益集团每年能在厦门与荷兰人换到多少钱吗,只要有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忘乎所以。相对而言,海上贸易就是那种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即便下一秒要上断头台都在所不惜,性命在资本的面前微不足道。
“朕不是傻子,都说大海多是凶险之事,那么请问东南一带富的流油是怎么一回事情?与荷兰人做生意的商人眼中不是没有凶险,而是他们更能看到背后随之而来的财富。朕不与你们计较,在生意里头赚了多少钱,能凭此发家也是一种本事。但是天下断然没有吃独食的可能!
从前说要海禁是沿海的兵防抵御不了外敌,只能竖壁清野,但是现在说海禁就不单单是为了这一点了吧。难道一定要朕把难听的话说出来,在东南捞了一笔的人不想其他人沾染这种利益,才会心心念念的继续海禁,还用我们的海船比不过他们来当做借口,成祖当年下西洋的伟业都被你们糟蹋。你们要把祖先的曾经的功绩埋到楼阁之上,朕却不能做那个忘记过去的人。
凡是要用证据来说话,朕已经把这些年来东南一带赚了多少钱,都给你们估了一个数,等下就好好看看吧。在这里面还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当年隆庆开关,却是不对东瀛开放贸易。这些年来,海盗也好,番人也好,反而都利用这一点从中做倒卖的生意,牟取暴利。当年之所以不与东瀛通商,都是因为倭寇侵边之痛,不能与侵犯过大明的敌人通商。不与他们商通是一种惩罚,可是就偏偏有人利用了这一点,大发其财。
诸位都是饱读经文之人,俗话堵不如疏。既然走私的事情拦不住,那么我们只有规范了海贸的规章。两件事情你们要好好议一下,一是议定对东瀛开放官方的贸易,朕说一句粗俗的话,既然是曾经侵犯大明的人,那么他们就应该要赔偿给我们银子,断然没有把利润让到外人手中的道理。
二来则是你们说了因为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海船,所以才不能去海上贸易,这个问题不用你们操心了,朕为了你们解决了。在为了能帮助胶州湾一带的百姓有个体面的生活,能顺利出海捕鱼,朕也大方地自己造了几艘船,一不小心就造成了能远航的海船。
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