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临幸后的龙榻上,鲜血如一张命运的地图(第1/9 页)
<h3>1</h3>
<b>武则天之所以停步不前,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那就是“唐三代后,女主武王当有天下”的谶语。这种谶语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并不陌生,相信或者不相信,总会有一部分人因此背了黑锅,也有一部分人从中捞到了好处。</b>
<b>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三月,太白金星多次在白天出现。自古以来,这一奇异的天象常常被人看作是更换天子的征兆。谶语和谣传在都城长安的街巷坊间悄悄流布,经由朱雀天桥浸漫于皇城禁苑,让每一个局中人为之心乱。</b>
<b>在宫廷内部,一度盛隆祥瑞的贞观治世现已被一线阴霾笼罩。皇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发动的旨在篡位的宫廷谋反虽然很快得以平息,但它似乎已昭示出日后一系列重大变故的相继发生。</b>
<b>三月十二日凌晨,太史令李淳风突然奉诏入宫。作为掌管天象、编修历法的卜祝史官,李淳风曾经多次被太宗李世民召见。当他的坐骑穿过城北的一排牒楼,来到灞水沿岸的沙堤上时,皇宫的威严气息让李淳风突然意识到,皇帝陛下此番召见有些不同寻常。</b>
<b>眼下虽值初春,但长安城中依旧是一派深冬景象。灞水两岸寒鸦麇集,枯树和宫墙在晨曦中沉睡。在远处的终南山巅,经年的积雪尚未融化。马队进入中央南门之后,很快踅入一条便道,绕过太极殿西侧巍峨的护墙,径直朝太宗皇帝的寝宫走去。</b>
<b>太宗皇帝看上去一夜未睡,略显浮肿的脸上布满愁容。尽管他强打精神,勉力支撑,但仍然遮掩不住一脸迟暮倦态,这让李淳风略感意外。</b>
<b>太宗皇帝知道李淳风精通天文历数及阴阳之道,正因为如此,才让他担任太史令。</b>
<b>李淳风不负圣望,到太史局后发明了浑天仪,其形状与今天的地球仪相似。李淳风又根据浑天仪完成了浑天说,认为天体的形状,如同鸟蛋,天地之间的关系,就像蛋白包着蛋黄,并可测定两者之间的距离和角度。</b>
<b>和李淳风一番寒暄之后,李世民脸色微变,将谈话内容引入正题,问道,近来太白金星时常于白天出现,不知预示怎样的吉凶祸福?</b>
<b>李淳风略一思索,随即答道:“日月星辰变异之象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不过眼下太白金星的出现和坊间流传的《秘记》有关。”</b>
<b>太宗皇帝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