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结党立社(下)(第2/4 页)
让曹彰坐下,接着又问道:“一个步兵队有战兵百五十人,平均下来最前线有枪五十杆,谁知道当今制式步枪汉阳造平均射速是多少?”
“第六队队官吴泉,一分钟五十发。”第六队队官吴泉回答道。
“这是汉阳厂商没有算入装填弹药的速度;就本标射击训练的结果看,实际上汉阳造的射速在一分钟二十三发左右。那么请问吴队官,以此算来,一个步兵队的正面火力为多少?”
吴泉心算一下,很快给出了答案:“一分钟1150发子弹。”
“没错!正是由于陆军部估算当前世界列强的步兵队正面火力为一分钟一千多发子弹,所以将我们新军的步兵队接敌正面定为八十米。如此可以保证火力集中的同时不至于因为过于密集的阵型遭致重大伤亡……”刘继业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然而,当前世界列强的步兵队正面火力真的只有一千多吗?”
“在座有人听说过马克沁机枪吗?也叫赛电快枪。”
这次有大约半数的人举手。
“谁能告诉我马克沁机枪的射速?”
只有张孝准一人站起来回答道:“标副张孝准,马克沁机枪射速为每分钟600发。”
“一分钟六百发,也就是说一个步兵队只要有两挺这样的机枪,四个机枪兵使用,其正面火力便能翻倍!!!”刘继业不给众人喘息机会,走到第一排的跟前喝道:“日俄战争中俄军一个步兵队已经装备了四挺这样的机枪,所以列强步兵队的真实正面火力如今已经达到了每分钟四千发的速度!若是我们战斗时依然保持80米的接敌正面,诸君有考虑过后果吗!?”
课堂内一时鸦雀无声,几个军官联想到紧密的队列遭遇如此猛烈的火力攻击,脸都白了些。
刘继业给大家时间细细思考,完了才继续道:“日俄战争初期,日军便是按照每个步兵队80米正面接敌冲锋的操典行动,在俄军机枪面前尸横遍野,到了战争中期才改为130米,白白冤死了数千数万士兵的性命。”
“而如今,在总结战后之经验教训后,日军步兵队的接敌正面,已经提升到150米了!诸君,这就是时代的改变!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只能被时代所淘汰!我不希望这样的教训诸君是从战场上无数士兵的牺牲所获取的!今天诸君能多掌握一些知识、多跟进时代的变化,未来将少死很多条人命,更可能完成任务。”
刘继业一番开场算是镇住了军官们,原本心不在焉的人这下也开始细心听讲起来,而那些没有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