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投诚与试探(第2/6 页)
江苏的时候就有个官员不知好歹跟滚刀肉一样逼着董允骥让步,没想到董允骥暗中派人拿了他的罪证直接直接捅到了皇帝那里,没几日就被罢职了。从没有人敢这样做事毫不顾忌自己的立场跟后果,做事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所以董允骥就得了个混不吝的外号。有句话讲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董允骥就是那光脚的,那些穿鞋的虽然恨不能拨他的皮喝他的血,可是面对着董允骥这样的行事手段倒也真有些忌惮。反正董允骥身后有定国公府这棵大树,就算是当官当的不好,顶多被撤职回家当个纨绔少爷去,可是别人可没有他的雄厚背景,一旦从官位上滚下去,这辈子别想翻身了。
其实虽然有了这么个外号,可是董允骥自己也清楚地很,这样的事情可一不可再。皇上之所以在第一次准了他的折子,将犯事官员直接拿下,第一是因为皇上的确是需要他在江苏打开局面,第二这里面也有北安侯跟定国公府的原因在。所以他用了这个手段是要震慑人用的,可是这东西也就是高高摆着,只能用一次的金贵物件。
姬亓玉难得露了一丝笑容,最后眼神落在了董允诚的身上,酌量一番才说道:“和光,你这边你可想好了?”
董允诚看着靖王的望过来的眼神,轻轻颔首,“我是坚定不移跟着王爷的,至于家父我想也只是需要些时间。随着令国公府跟信国公府的动作越大,定国公府在宁王那边的地位就越尴尬,到时候我爹自然会做出决断。”
定国公一旦决心站在宁王这边,那么昭国公府必然也会紧跟着做出选择。唯一麻烦的是,大夫人怕是会为了女儿要有些折腾,毕竟昭国公府是大夫人的娘家。可是相同的,昭国公这些年在四大国公府越来越低调,一来是因为昭国公府没有出一位王妃,宫里也没有一位娘娘得护着。相对而言,令国公府跟信国公府还有定国公府却要好的很多,但是这并不代表者昭国公府就势微。相反地昭国公府能在这样的浪头下决定低调下去,保存实力,就是为了将来能全力一搏。
要不是有董允诚这个昭国公府备受喜欢的外孙在,靖王也未必能这么清楚昭国公的打算,所以现在他才会有这样一问。
董允诚这句话,无疑是给了靖王极大的信心。就算是靖王出身皇族,可是四大家族身后的势力已然不能小觑。只看宁王妃这么折腾,现在还能安然无恙,别人甚至于连句抱怨的话都不能明讲,就算是看笑话也只能在暗中偷着乐,足可见一斑。
董允诚定国公府世子的名头,再加上其行事素来沉稳低调,在靖王一袭中人缘也颇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