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chapter137(第2/5 页)
从地理上来说,美国橡胶公司更占优势。仅从原材料运输成本来看,位于英国的圆圆橡胶需要跨洋运输原材料。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随着橡胶制造业蓬勃发展,如果原料被完全把控在亚马孙商人手中,会形成原料商的卖方市场。
不只是天然橡胶价格上涨,更要考虑到圆圆橡胶一旦遭遇恶意竞争,会在原料上被卡脖子。
布兰度分析了将来可能遇到的困境。
“那样的局面不会来得太快,往少了算,至少十年内不会出事,但十年说长也不长。橡胶树的生长周期较长,从撒下种子到能够割取橡胶需要7~10年。
我想趁着橡胶业方兴未艾,去亚马孙购入橡胶树的种子,带回在英国本土种植,打破原料被控制在亚马孙商人手中的垄断局面。”
于连很赞同,“如果能够成功在英格兰栽种,之后还能移植到更多地方,从根源上解决了在原材料上受制于人的问题。”
达西问:“过去两百多年,橡胶树没有走出亚马孙。如今成功的可能性大吗?”
布兰度做过初步调查,“依据南美各国的现行法规,对橡胶种子没有禁运限制。以往也有人尝试把树种运回欧洲,但都失败了。
主要原因是当时跨洋航行的时间过长,超过了橡胶种子的寿命极限。种子还没到欧洲,在船上已经丧失活力,无法存活。”
今时不同往日,跨洋海运的时长限制问题得到解决。
埃里克早在三年前就对杰克学院的「呆鱼号」进行改造,他研制的螺旋桨让船速大幅提升。
后来,他接下了上百家船运公司的改造订单。
根据海运公司的不同航行需求,对那些海船进行有针对性的蒸汽机与螺旋桨的改造。
在积累了丰富经验后,去年秋天他与布兰度一起定制了一艘海船。
起名「面具号」,将速度与火力值拉满,是曾经乘坐的「呆鱼号」的迭代升级版。
近四个月,埃里克去试航了。
从伦敦到巴西港口,一来一回跑了两次。以最理想的状态,天气情况良好时,单次航行用时可以缩短到二十天左右。
埃里克:“橡胶种子的存活期在数周之间。如果一切顺利,在采得种子后立刻登船返航,理论上可以在伦敦成功播种。”
想要做成这件事,不得不拼运气了。
至少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南美顺利获得橡胶种子,回航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