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知行合一,陆子原静(第3/3 页)
却臻至了另一重高邈之境。
主客消融,万象森然。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此之谓——精一!
心学所重者,主意与功夫,即所谓“知”与“行”,这是有对。
而此时陆澄臻入的境界状态便是“精”与“一”,是从“有对”化作“无对”,即所谓“主客消融”。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知行合一!
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生知安行,终至——知行合一。这也是心学的法境诸子之境。
心光万丈,照彻虚空。
“吾心光明!”
心关修行者最大的特性便是唯心,是不讲道理、不讲逻辑的唯心,这一点,在心学之上又体现得更加明显。
知行合一,陆澄心境到了,其境界便也到了,相应的,一切外在神通心力等等悉自具足,于无中生有,全然无需更多的助益。
只是,这真的便是不讲道理、毫无逻辑么?
陆澄眼眸中闪烁着妖火森白的焰色,心中一片澄明。
心即是理,心中既有了道理,又何来的不讲道理一说呢?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如是而已。
心学,从来都是最讲理的!讲的,是源于自心的理。
越过一重境界,再着眼,这天地又是大不相同。
而面前那之前堪称危机的妖火,在此时陆澄看来,却也不过尔尔了。
无限心光重归己身,眸中倒映虚空。
既是虚空,那便本就当是空无一物才是。
于是,妖火摇曳,挣扎着似是在抵挡什么,最终却只能无力地晃动几下后,悄然湮灭于虚空。
天地之间,月华郎朗。
此间,终于只剩陆澄一人。
曰仁(徐爱)殁后,心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
陆澄,陆原静,陆清伯,他终于还是没有辜负世人的期望,也没有辜负师兄的期望。
只是,这一切,师兄却已看不见。
还有,黄平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