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第2/3 页)
是得继续赶紧“复制”出新书。
谢照古:“是。”
谢照古回到办差的勉勤殿,早就候着他回来的其他大人们关心结果,谢照古如实转述。
“陛下仁慈啊。”有人感慨。
有人若有所思:“陛下此前执意要改万宝阁为万书阁,是否当时就已……幸有陛下,如今立在那儿的是对万民开放的万书阁,护住了朝廷颜面……”
有人却不怎么乐观地看天:“只怕是,朝中要大变了。”
此前这一桩桩一件件,每件都单拎出来看,好似在朝堂上影响也不广泛,即便是这次的宁侯府万宝阁案,账本上牵涉其中的官员位高权重者几近于无。
但依次捋下来……他们这位陛下,是在整肃朝纲啊!
陛下看似不上早朝、放权丞相,然而这段日子陛下干的事也不少、朝政仍然紧紧把握在陛下手中,只是陛下“开疆拓土”的重心更让文武百官揣摩不准了而已。
果不其然,翌日,随着避暑行宫命案和万宝阁背后之事的案情与刑罚传开之后,朝中不乏惶惶不定的。
简而言之——这惴惴不安的日子没法过了!
于是,这日丞相谢照古、大理寺、刑部都接待了不少朝臣,都是来自陈过往罪行的。
罪过小点的,教训一番、罚俸几月也就过去了。这类官员占的比例在所有自首官员中比较多,自首完了,他们自己也轻松了。
罪过再大些的,就兜兜转转都由谢照古整理了名单,呈到了兰微霜面前。
兰微霜没想到还有这意外收获,看过一遍后,就让谢照古和刑部、吏部一块儿处理了,该怎么处罚、还能不能继续做官、这官职该不该降、该怎么降,空出来的官位又要怎么调任安排,林林总总工作量不小。
于是,年前这段日子,朝廷上上下下格外繁忙。
文武百官忙中抽空,再一回想,陡然觉得自己明白了陛下的深意——陛下从头至尾都想的是整肃朝纲,揪出朝堂上违法乱纪、有损大夏国运之人!
此前几年,陛下暴戾难测,无人再敢违背陛下圣意。可这乖觉背后,到底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便不是只看表面能确定的了。
陛下前段日子开始做的便是再度整肃,以前翰林学士这重臣、宁侯府这先帝亲赐殊荣之家为典型,期间还任用了谢家人和慕笛玉,放大量宫人出宫、废跪礼、办万书阁……
桩桩件件事后,如今不少犯过事掩瞒着的人为了不再提心吊胆、也是想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