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何处是家有家人(三)(第4/5 页)
大唐数量庞大的良马和火炮利器,为“闪电战”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当然,眼下李从璟的“闪电战”,比起希特勒的“闪电战”,还是弱化版的,这是时代限制。
“此战之胜,是乃陛下雄才大略之胜!”李绍城由衷道。
李从璟笑了笑,摇头道:“战争何其庞大,岂是一人雄才大略就能决胜的。”
言罢,李从璟正色道:“此战之胜,是大唐文明之胜!”
是的,在李从璟眼里,这场战争若胜,是先进的大唐文明,对落后的河西文明的胜利。
中华历史上有一个无法忽视的悖论:坐拥先进文明的中国,总是屡屡被落后的北方草原文明战胜。
元朝、清朝的建立,是最突出和无可辩驳的证据。
蒙古人,位在漠北的漠北,女真满人,位在辽东的辽东,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在全世界面前光芒万丈时,彼部还在茹毛饮血。
而彼部一旦起势,短短数十年间,便能横扫大江南北,入主中原。
这也是汉人心头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其因何在?
一句简单的“农耕文明的保守性,无法抵挡草原文明的侵略性”,无疑是不能解释所有问题的。
一句简单的“农耕文明的发展程度还不够高,无法对草原文明形成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也是不能解释所有问题的。
野蛮战胜文明,并不是必然,而是无奈。
在李从璟看来,这个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
中国的文明的确很先进,但中国的军事,并没有达到与先进文明相对应的高度。
中国文明的先进,在经济,在文化,在政治,甚至在百业百工在所有方面——唯独,不在军事。
手中拿的,仍然是刀枪,胯下骑的,仍然是战马,身上穿的,依然是甲胄,战阵依仗的,依然是弓弩,居而坚守的,依然是城池,执掌万千兵马的,仍然是一个个大老粗——某些时候,甚至是比大老粗还不如的纯粹文人。
明清与汉朝,近两千年过去,可有本质区别?
中国对草原,可有绝对优势?
没有。
论文章,从骈四俪六,到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历经蜕变。
论体制,从封建井田,到汉唐郡县,到明清行省,历经蜕变。
论保家卫国的最根本力量,军事思想,军队建设,实无建树。
中国不发展军事文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