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端平入洛(第2/6 页)
妥当当。
真聪明也。
赵昀也很聪明,他保全了史弥远,却狠抓史弥远的党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朝廷的中下层干部成功大换血,权柄快速回到了皇帝本人手中。
可以开始办点实事了。
一个重要的议题摆上桌面,由一个投降的金国将领提出,简称为“据关守河”。具体指的是把南宋的国境防线从淮河、大散关一线,向北推进至黄河、潼关一线。这样北宋的三京—东京开封、南京归德、西京洛阳都会重归版图。
如果能成功的话,会大致上恢复北宋当年的疆域。
这太诱人了,尤其在报仇雪恨自信提升的当下。每一个南宋人都心痒难耐起来,这真的可行吗?朝中很快分成主战、主守两派,并各自列举了一大堆理由。
主守的人是史嵩之,他有那么点私心,不愿意在他伯父之后有人迅速立功,成为新一代权臣。他说,中原早已残破,军队北进无法自给自足,完全要从南方调运。眼下南宋本就国力空虚,根本无法支撑,尤其此举是与蒙古争利,无异于虎口夺食,恐为蒙古南侵制造理由。
平心而论,他说得有些道理。可千载一时的机遇出现了,真的要眼睁睁地放过吗?军方赵范、赵葵兄弟,新任宰相郑清之都提议当机立断,马上出兵抢地盘。
支持他们这一观点的,是蒙古军队近期诡异的动向,他们静悄悄地向更北的北方运动,对中原大片土地视而不见。
蒙古贵为大陆有史以来版图最广袤的国家,其领导人要下的棋实在是太大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诚然是大片土地,然而却不能始终只关注这一块区域。
首要的世仇大敌金国被消灭,已经完成了蒙古的宏观意图。现在,他们必须得把目光投射到其他的区域里去。
比如高丽,比如钦察。
说来高丽纯粹是无妄之灾,它好好地在朝鲜半岛上过小日子,突然间一伙金国败兵逃了进来,紧跟着蒙古人也到了。
高丽国王住得很偏,对市场行情却很了解。他第一时间向成吉思汗效忠,带人帮着蒙古人把金国逃兵给灭了,同时检查国库,决定每年给蒙古人上贡。这让成吉思汗很满意,高丽顺利渡过险关。可随后就被一个偶然事件打破。
高丽的治安差了些,蒙古使者在路上被强盗杀了。高丽方面集体冒冷汗,商量的结果地球人都知道,他们理直气壮地宣称啥也不知道。恰巧当时花剌子模不顾一切向蒙古挑衅,蒙古军除少量留守之外倾巢出去西征,连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