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的辛酸(第1/3 页)
当父母的,望子成龙的多。幼时家教,无不绞尽脑汁,学虎妈狼爸的也大有人在。中国可真是一个充满聪明孩子的国度,甘罗和晏殊常常被拿来说事儿,其实这算什么啊?甘罗十二为上卿,晏殊十四赐进士,太大了。现在那么多人十三四岁就成了公务员,公众哗然——少见多怪了是不是?还有四岁就当官的呢。当然,人家是靠本事,不像有些人,拼爹加伪造履历,那要搁在旧社会,别说当官,就杀头了也说不准。
这位超级神童出现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叫蔡伯禧,福建福清人,不到四岁,就被皇帝召见了。为啥召见他啊?因为这孩子能背一百多篇诗。皇帝一看,立马给了他一个校书郎的官职,在皇宫里当伴读。这事记载在清代宋长白《柳亭诗话》里。据说,这是历史上当官年龄最小的纪录了。
比他差点的叫吕嗣兴,南宋孝宗时的浙江衢州人,四岁的时候“能诵《书》《切韵》、变四声、画八卦”,皇帝给的官职是“从政郎”,给皇孙伴读。还有一位神童武状元朱虎臣,绍兴三年参加武殿试,射箭十发九中,滔滔不绝大谈《孙子兵法》和《诸葛八阵图》,夺了个状元,才九岁。
男孩儿这么出息不算新鲜,女孩儿参加科举考试的也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说,宋孝宗淳熙年间,特别设立了童子科,有个叫林幼玉的小女孩儿,“求试所诵经书四十三件”,结果顺利通过考试,小小年纪就封了个“孺人”。要知道这个封号,只能给官员的老婆,给了小女孩,就相当于给官了,至少七品吧。
这些都是孩子里的牛人。至于有兴趣特长的那就更多了。比如宋朝人刘镇就写过一首《八岁女善棋》的诗:“慧黠过男子,娇痴语未真。无心防敌手,有意恼诗人。得路逢师笑,输机怕父嗔。汝还知世事,一局一回新。”看来这位诗人是和小姑娘下棋下输了,没辙,人家姑娘有压力啊,棋输一着,当爹的要生气。
明朝万历年间,广东顺德县出了个小小书法家。多小啊?两岁就出名了,人虽小,却善写大字。他四岁的时候,大官马文卿巡按广东,还召见了他,把他抱在膝盖上,让他写字。这孩子手很小,握笔却极有力,运笔如飞,挥洒自如,写出的字有碗口大。人人都说是个神童。当然,也有人怀疑是什么神灵附体了。这事是清代《五山志林》里说的,俞樾在《茶香室续钞》里分析说,没听说他长大了书法多有名啊,看来还真是小时候有什么古怪。
中国家庭第一次培养神童的狂潮,似乎是出现在两宋。原因呢,是因为有个叫朱天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