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看不到的结局(第3/4 页)
里。
在白华安把数据搬到南海以后,本国的军人再也不能从军事上取得任何实质性的优势,“擒贼先擒王”的说法也不再有用。
因为没人真正地见过那个白华安。
现有记载说的是,白华安曾经在北方的时候遭受过一次重创,虽然不清楚给与他重创的人是谁,但是清楚的是,白华安在那之后就不再把现实中的存在看得特别重要。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打下去,人根本不可能真的胜利。和一团不存在的东西打仗,甚至看不见胜利的希望。
令白华安有些意外的是,面对不可胜利的因素时,人类所表现的更多的不是拼起反抗,而是抓住一切能够放纵的机会逃离。
这在计划之外,他需要重新思考,也许应该换一种方式寻找了。如果现在停下手里的计划,也就意味着白华安要把自己重新交还给国家,自己不再有机会接触国家上层机关。
白华安在拼命计划着,计划出一种不需要自己实时操作,就可以实行的计划。尽管他的算力很恐怖,但是这次他加上了一个之前从来不会考虑的因素:人性。
但凡和这个东西扯上边,白华安就算不出任何问题的最佳结果。
抵抗的地区越来越少,那些比较集中的战区,获得了很多外国友人的援助。
直到一年左右之后,中部一个还在反抗的地方上,身为红十字一员的高壮奉上级组织的安排,终于能来到心心念念的华国,在这里做一些事。
其实他的到来费了很大的力气,父亲母亲同时反对,不想让他来到这种地方冒险。谁知道高壮会不会冷不丁地被一台机器捅一刀?
而且高壮父亲言辞拒绝,更多的是他早些年经营生意时被背刺,彻底对这片土地失去了信心。甚至还和他说,他要是敢去,就不认他这个儿子。
可就算父亲这样说,这种执念只要形成了,外界的反对声越来越大,执念便会越深。
幸好在高壮常年的嘴炮攻势下,母亲先被说服了,因为母亲也是红十字的成员,而且地位还不低。她当然知道红十字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那些陷在危难中的人,提供人道主义帮助的。
高壮工作的地方就在战区附近的一家医院,来到这里的一个月前,他看到的多是从前线下来的身体残缺的战士。
那些伤口太过瘆眼,很多都是被整齐切断,被抬进来的时候几乎都是昏迷状态。也幸好是昏迷状态,否则高壮根本无法想象他们会是什么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