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3 页)
于是便也清一清,而开口。
“阴阳之理,自有定数,岂得无准?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
我可以算到你未来之命,但我也可以帮你改命,只有我西伯侯姬昌能为你改命。
而果然费仲闻听不由就是眼睛一亮,直接便即郑重一稽首。
“仲亦求贤候一数,且看仲终身如何?”
瞬间西伯侯姬昌心中就是不由一振
第七十九章 姬昌逃命
瞬间西伯侯姬昌心中就是不由一振,酒也不禁醒几分,费仲是何人?可谓帝辛的心腹宠臣,曾经朝歌最大的佞臣,亦是如今的朝歌两大佞臣之二。
最关键是这两大佞臣还是结拜兄弟。
而原本姜子牙昆仑山学道四十年下山,却是什么都不懂的,仅不过会些道术,读过些六韬武略。
完全可说就是一个刚下山甚至不通人事的书呆子,可硬就是被其这位费仲给扶到了大商首相的位置上。
更准确的说若除去姜子牙的昆仑山学道四十载,和会一些道术,其西伯侯姬昌更欣赏的反而是费仲!能将什么都不懂的姜子牙给扶上大商首相的位置,恰恰便证明了其非凡的能力,甚至更甚于西岐的散宜生。
而帝辛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谓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更兼狠辣果决冷酷,绝对雄才大略的年轻大商君主,会被一个佞臣蒙蔽眼睛,而让姜子牙坐上大商首相的位置吗?
显然不可能!那就只能说明其费仲的非凡能力,更有识人之能,就是帝辛都是无比信任的,事实也的确证明姜子牙能力不凡。
而所谓佞臣之称,自不过是那些愚鲁之辈的羡慕嫉妒之称,便亦彷如西岐的散宜生,若说佞臣的话,其同样是一大‘佞臣’!
但佞臣却也都有一大共同点,那就是足智多谋,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自是曾经八百诸侯共进朝歌时,其西伯侯姬昌就注意过。
却是当时虽也觉得两人佞臣,大肆收礼,但那不过是站在敌对的角度上,此时看来两人的收礼行为反而是大才。
因为其一,为大商君主背负了骂名,更能充实朝歌鹿台钱库,那海量的金钱之货,两人敢私收吗?
况且朝歌满朝文武,八百诸侯都看着,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的年轻大商君主岂会不知道?
可谓为帝辛背负了骂名,又为朝歌充实了鹿台钱库,则必得帝辛信任。
其二却更可代大商君主借机试探八百诸侯之心,所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