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驱逐鞑虏再造中华(第4/7 页)
奸陷害忠良之类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基操勿六的水平。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大家不对赵学宁的胆魄和手段感到佩服。
您还真不是一个嘴炮侠,说要收拾带清,您是真的要动手啊!
而且大清貌似也真的只是看上去强壮,但实际上,貌似也没有那么强壮啊。
也由此,会议上明确对赵学宁的北伐计划表示反对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共和国五年年末的临时国务委员会和临时军事委员会两场大会上,除了少数几人选择弃权,大部分人都最终支持了赵学宁的意见,等于兰芳的军政决策圈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事实。
共和国六年的开年扩大会议上,百分之八十的与会人员最终选择了支持赵学宁的北伐计划。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大部分都是弃权,只有少数十几人还是怀有忧虑,畏惧清帝国庞大的体量,觉得兰芳与之对抗,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散会之后,这些人还试图说服赵学宁不要那么冒进,就算要打,也要稳扎稳打,再等个十年,积累更强大的国力,说不定会更好——大清到底还是个老大帝国啊。
赵学宁闻言大怒。
“十年?世界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全新的变化,你跟我说十年?十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伱知道吗?十年闭关自守什么都不做,你知道会导致什么吗?我们是兰芳!不是大清!”
因为对这十几人的失望和恼火,赵学宁直接动用了自己的权力解除了这十几人临时国务委员会候补委员的身份,并且将他们调离了民政、财政方面的实权岗位。
最后,这群人被赵学宁全部安排到铜州的集体农庄内负责带着农民们垦荒去了。
反对者被赵学宁解除职位之后,弃权者的处境也越发的艰难,赵学宁国家缔造者的威望太强,意志的感染力也太强,兰芳国内的主战情绪越发浓烈。
适时的,赵学宁喊出了那个关键的口号——驱逐鞑虏,再造中华。
赵学宁在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北伐带清的动员号召。
“一百四十多年前,清军通过吴三桂的接应进入了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进入了京师,从此开始了对华夏大地的征服和统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征服和统治并没有什么新奇的。
他们的征服和统治与历史上无数次发生过的征服与统治的过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样都要杀人,一样都要流血,一样都要清算旧王朝的势力,一样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