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这颗雷不能爆在他们手里(第4/6 页)
被拿下,在即将被问罪的档口,李质颖向皇帝主动提出了要用银两来买自己的一条命,又给皇帝送去了大量的珍奇古玩,获得了皇帝的欢心。
之后仅仅一个月,他不仅没有被问罪捉拿,还摇身一变,从浙江巡抚调任粤海关监督,成为有清一代少数几个不是出身内务府的粤海关监督。
皇帝是什么意思,李质颖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粤海关任职期间,李质颖卯足了劲儿给皇帝从国外搞来很多皇帝喜欢的西洋物件,什么自鸣钟、自动行走玩具之类的,还送上大笔大笔的银两讨皇帝的欢心。
弘历果然很开心,舒舒服服地享受他的孝敬,当起了乾隆朝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表哥”。
弘历非常喜欢这些精巧的西洋自鸣钟表,多次下令内务府采购,也是各种明示暗示官员们给他送礼要送这些精巧的东西。
据统计,这家伙一共有三千多件各式西洋钟表收藏,塞满了自己的府库。
看起来,弘历完全不在意“送钟”这种谐音梗的玩法,本身应该也有梗警察的属性,当然,一般人也根本不敢在弘历面前玩梗就是了。
皇帝老了,不喜欢闹事,就喜欢清净和享受,他觉得自己忙碌了大半生,打败了所有的敌人,驯服了所有官僚,现在,是可以享受成果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你告诉他——陛下,南洋有疑似朱明后裔的人要对咱们大清不利啊!
他会怎么想?
李质颖不敢说自己能搞清楚弘历的所思所想,但是他能确定的是,捅破这件事情的自己绝不会有好下场。
自己本就是靠着银子才能死里逃生的皇帝“白手套”,不老老实实赚钱,反而牵扯到“疑似朱明王朝后裔造反事件”之中,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样一想,李质颖觉得自己已经年纪大了,这个粤海关监督的职位也做不了多久了,能软着陆是最大的期待,安度晚年是最大的向往,他不想在这个关头多生事端。
于是他决定把这件事情摁下来,他让自己的那位部下闭上嘴巴,否则没人能救他。
然后,他又带着这张图去找了两广总督舒常,将这个事情通知给了舒常,想和他通个气。
虽然他也是汉人,但他很显然更加亲近同为旗人的满军旗人舒常,对于科举出身的汉臣、广东巡抚孙士毅则不怎么亲近。
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舒常,舒常果然也觉得非常担忧,但是同时又觉得李质颖说的很有道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在两广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