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弘扬北海精神树立爱国典型(第3/5 页)
部分地区都没有开发,若要开发就需要注入重金,还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安排移民,到时候人去了,钱花了,未必能得到想要的。
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赵学宁应该妥善思量。
把北海收回来也就算了,那毕竟是一个大湖湖,里面还有鱼,也能放牧,多多少少算有点效益,但是重建岭北省,投入过大,风险过高,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支持。
于是在国务会议上,赵学宁慷慨陈词。
“这样好的一块地盘,我们不去占领,就会平白无故送给俄罗斯,大清犯下的错误,难道我们还要再犯一次吗?现在看上去是苦寒之地,未必永远就是苦寒之地,现在认为距离遥远,未来谁知道能不能朝发夕至呢?
过去千百年我们都不知道火车是什么,我们都不敢相信有什么交通工具可以如火车这般的快速,且日夜兼程,很多东西并不是永远都不会存在,正如我们治理国家不能只看眼下,更要着眼于未来,更要为后代子孙作考虑。
我们不能只顾着眼下自己享福,不能只顾着眼下,我们得到了安乐,就不去考虑子孙后代了,法兰西曾经有一个国王,他是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国王,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瞧瞧,多么自私自利的一个人!
只要他自己过得舒服,他不会去在意任何人,只要他死了,这个世界与他无关,这个国家与他无关,千千万万的生灵也与他无关,我们能学习他吗?我们不能学习他!我们应该做的是完成我们的使命,并且竭尽全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适合他们生活的环境。
我们现在开发不了,不要紧,拿下来,交给子孙后代去开发,他们能开发的了是他们的本事,他们开发不了是他们无能,他们就不能怪我们没有尽心尽力,但是如果不拿下,将来被别的国家拿下了,又发现了非常重要的资源,到时候子孙是会埋怨我们的。”
赵学宁的一番慷慨陈词在国务委员会上引发了一阵讨论。
一部分人转而支持赵学宁的意见,觉得不应该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规划,是应该给子孙后代做点事情。
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偌大的北疆虽然广阔,实际价值实在是有限,拿下来有点得不偿失,得到的利益很可能根本无法覆盖保卫它所需要的支出。
这真的可以吗?
这场讨论的最后,财政部长唐文山站出来发表了支持赵学宁的意见。
他的理由是赵学宁主导的此次征伐为中华联邦获得了海量的财政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