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嬴政内忧外患,王位不稳当【上架6更】(第1/3 页)
昔日庄襄王驾崩,其子嬴政继位,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后又尊其为相邦,而王齣、蒙骜、王龁与蒙骜、庶公则为秦国的大将军,他们共同辅佐朝政,支持那位年轻的秦王。
算来,至今已有十年。
十年,非短暂之期。
足以使当初的幼年秦王成长为成年。
遗憾的是,即便秦王成年,王齣所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失望。
这位秦王,似乎因先王早逝,由妇人抚养长大,性格显得软弱,不似君主之风,朝政之事,全权交由相国吕不韦处理也就罢了,甚至为了取悦母亲,还封了嫪毒这名宦官为长信侯,将山阳郡赐给他作为封地,又以河西、太原等郡作为其封田。
给予一名宦官如此尊荣,即使宦官是太后的亲信。
但对于王齣这样曾与白起一同,从最基层的士兵,凭借军功逐步升至高位的将军而言,这是极大的羞辱。
嫪毒有何功绩?何以封侯!
虽说封侯的理由看似充分,是因为他侍奉太后有功,但在王齣看来,这样的理由,显然不足以令人信服。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位在妇人手中长大的秦王软弱无力,毫无主见。若非如此,一年前,长安君成蠕也不可能选择谋反。
长安君,或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心生不满,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可惜的是,长安君的谋反最终失败了。
王齣对于成蠕谋反失败并丧命一事,并无太多感触,但他仍从此事中看出了端倪。
那就是,连成蠕,这位秦王的亲弟弟,都对秦王感到失望。
一想到秦国还要被这样一位无能的秦王统治多年,再想到这些年秦国战事的连续失利,王齣的愤怒愈发强烈。
他绝不允许武安君南征北战,为秦国攻占的众多疆域城池,再次轻易地归还给山东六国。
的确,他对秦昭王有所怨恨,怨恨对方赐死了武安君,但对于秦国,他却毫无怨言。
相反,他比任何人都更期待秦国威震天下的那一天。这不仅是他的梦想,也是武安君生前的梦想。
然而,在这样一位秦王的统治下,王齣所看到的,只有绝望。
既然看不到任何希望。
既然秦王如此无能,那么为了秦国,他不介意……更换一位秦王。
昔日,武王驾崩,昭王继位,秦国威名远播,令山东六国俯首称臣数十年。
王齣对昭王虽有微词,却从未怀疑过昭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