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超(第1/3 页)
1902—1976
孟超,山东省诸城县人。能诗能文,尤长于杂文。有历史小说集《骷髅集》、《怀沙集》和杂文集《长夜集》、《未偃草》、《水泊梁山英雄谱》等行世。60年代初,编写了历史剧《李慧娘》,因之获罪,受到迫害。
<h3>拾穗
——农村杂写</h3>
在农村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所盼望的结果,就是收获;农民们耽心风旱虫涝,费上血汗力气,只等粮食割到场里,才能吁一口粗气,笑嘻嘻的看着自己的成功。虽然就是这点成功,也许还得去纳交国税,也许还得把大部分送给地主;但眼看着黄澄澄的粮粒像珍珠一般,正和自己亲身养育成人的孩子那样,哪里由得自己心里不滋润呢?
所以在收获的时候,跑到乡下去看一看,固然他们忙的比平时倍上加倍,然而这种忙中,是有无限的忙趣的。我们明知道他们这趣味的前途,难免不被现实的苦恼打的粉碎,可是也不忍得在他滚热的头顶上,浇上一瓢冷水呵。
因为漂流在外,多年没有看到过故乡中收获时的景象了;但每次看见米勒的名画《拾穗》,就不免觉得起了一种莫名的怀乡病,从他那深沉的笔调上,融浑的色彩上,联想起农村的秋野,正是这般意味;尤其是“拾穗”这二个字,他与中国农村风俗上的“拾麦”“拾稻”等相同,更不能不使我从这里推想到儿时在农村中的欢悦,所以我特别喜欢这张画,更从这张画上加重了自己的萦思。
不管是五六月的割麦,或者是七八月的割稻,都是同样的风俗,就是任管你自己下泊,或者是用了把头雇了短工,总是拿着镰刀,一把一把的往前割着,不再回头的;乡下人有句俗话,叫做“割麦不回头,回头无后程”。在多少年岁以前就这样传下来真不知是几世祖的规矩了。在收割的人是这样;另外他身后边,便跟了不少的农妇,小孩,他快割时,他们紧跟;他慢割时,他们慢跟;跟在后边,专于拾取他遗落下的麦穗或稻穗,拾到手里便成了自己意外的所得;从来没有打过约会,也从来没有出过争执的,这种风俗叫做“拾庄稼”。
关于这种风俗的起源,虽然我们是无从稽考,然而据我想,原始的农村社会,是在互助中维持着,那时自然没有地主农奴之分。同时生产者便是享有者,因为需要大家帮忙,拾几个穗儿,又算一回甚么事;而且这样还可以增加了邻间的和睦哩。后来便相沿成风,一直到农村社会的方式改变了,而它还一天一天的传留下来。
不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