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万事俱备(第2/5 页)
要在本地经营,根本就无法与这样的大家族讨价还价。
也正因为如此,任何融入了关东的人,某种程度,对于这位二皇子都已不感冒了,而这其中最可笑的问题就在于,二皇子可能在关东没有任何号召力,对于关中和其他各镇,却颇有号召。
秦少游眯着眼,足足沉吟了老半天,却还是决心将二皇子放一放。
洛阳其他传来的奏报,大多都是按部就班,神策府和五军府的运行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议事堂依然还是吵闹不休,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小市民,也越来越多人成为了匠人,新兴的行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尤其是那些服务于新兴阶层的行业更是如过江之鲫。
从前的农户,是没有任何需求,这就意味着,以往的商业以及行业及其贫乏。正因为这种贫乏,所谓的社会形态,用一潭死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千百年来,永远都是那几座青楼,那几个酒肆,那一些茶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可是新兴阶层却是不同,仓禀足而需求也变得旺盛起来,行业的专业化和细分,已经让他们不可能做到自给自足,自己吃自己庄稼地里种出的东西,自己穿自己婆娘织出来的衣服,这显然不太显示,于是,他们不得不去购买,而随着市场的繁荣,就导致人的需求开始脱离衣食住行,譬如人们喜欢用更时兴的皂角,开始用专门的牙具漱口,开始有了读书写字的需求,开始爱好了音乐。
需求的旺盛,便是商机,而商机越大,市场就更加繁荣,所雇佣的雇工就越多,越来越多人参与进这种生活之中,也就意味着需求比之从前更是旺盛。
这是一种循环,以往只有贵贱之分的形态,也变得开始多样起来,有社会底层的农户、劳工、脚夫,也开始出现了颇为富足的匠人、中级雇工,再往上,便是小管事和匠人头目以及一些医生之类,越是多样化,就意味着各个阶层的需求各有不同,不同的需求,便衍生出更多的行业。
秦少游有时从一些邸报之中,总能看到许多有趣的东西,而这些有趣的东西,竟与后世的一些东西有了关联,譬如酒店的诞生。
从前的客栈,往往规模较小,而且提供的服务也过于简单,而至少在洛阳,情况却是完全不同了,因为有太多的商旅,这就导致几乎洛阳的客栈常年都是客满状态,以至于许多商旅不得不借宿,甚至是窝在马厩里将就,因此,一些巨型的客栈也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问题却又出现了,客栈越大,所需的土地就越多,而在洛阳那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想要用从前的客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