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章(第1/3 页)
招兵买马起来。
但这规模一大,就把苏联人给惹毛了。
苏联和国民党政府是签有协议的,要把东北的大城市交接给国民政府,本来看在都是共产党的份上让曾克林部进入沈阳,没想到曾克林一点不顾及苏联人的难处,大张旗鼓地越搞越大,这让苏联没法跟蒋介石和美国交代,毕竟是有协议的嘛。
于是,苏联人就赶曾克林走。
曾克林也是个犟脾气,说你们说了不算,是延安让我来的,让我走也得延安下命令。
这把苏联人后悔的,打又打不得,谈也谈不了,早知道当时就不该让曾克林进沈阳城,没办法,就派了一个苏军中校和曾克林一起去延安讲理。
1945年9月14日,曾克林坐着苏军的飞机来到了延安。
除了领导人当时去重庆谈判去了,剩下的大佬们都出席了曾克林的汇报会议。
曾克林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中央领导,心里紧张又自豪,就跟领导们把东北的情况讲了一遍,说东北到处是武器和物资,没人管随便拿,大城市是苏军占着,但是小城市和农村都没人管,东北现在是要枪有枪要人有人,我们四个连不到十天就扩充到了2万人,还都换了新式武器,武器弹药多的数不清。
看着中央领导们兴奋的表情,曾克林也是越说越兴奋,难免加进去了一些夸张成分。
我为什么花这么多篇幅讲曾克林的这些事呢?
是因为他这次在领导面前不经意的吹牛逼,让后续出关的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然我们不能把这个责任推给曾克林,中央后来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怪他,毕竟东北情况是随时在变化的,这个局面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控制的。
通过曾克林的汇报情况,中央对东北的形势普遍很乐观。
遍地黄金啊,趁着蒋介石的部队还没过来赶紧去捡吧。
于是,中央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东北局,马上去东北开展工作,从华中、华北抽调十万的部队去东北,并特意强调「不用带武器」,东北有的是嘛,把武器留给根据地用,去东北换新式武器用。
眼看东北这么有前途,经在重庆的领导人同意,中央制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总而言之就是要力争东北。领导人特意提出一个人事安排,那就是让本来要去山东任军区司令员的林彪,赶紧掉头去东北。
以后的事实证明,派林彪去东北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意义重大。
林彪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