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第1/3 页)
表达什么意思。这里面就包含了对无关信息的删除,对修饰性信息的舍弃以及对核心要点的挖掘。同时,根据你手头有的材料、政策,给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你要干什么?第一个是信息提取!能不能在无关信息中找有用的?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有用信息说明白?有的信息可能有用,但说得乱,说得碎。那么哪个词是无关词?哪个词是修饰词?哪个词是真正的重点?第二个是问题解决,这里的解决还是立足于政策工具之上。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公考的题目,思考一下题目和上面场景的关联:
那么不好意思,上面列举的情况,已经涵盖公考80%以上的题目了。至于数学、常识什么的,你自己去查查,一共才几分啊?
因此,我会说,公考题再变,考的都是分析问题,把乱糟糟材料理顺结构,抓住重点的能力;以及,给出对策的能力。
绝大多数题目,是以这个能力为基础。
考官给你创设千万种情境、千万种社会现状,需要你做的却只有这一件事。
不被繁杂的背景情况所束缚,专注解决问题,才是一个公务员工作时需要做到的事。
没这个能力,你看到的题目是一堆乱草。你的学习是把这些草尽可能细分为很多很多的种类,越细越好,然后按照辅导书生搬硬套的一大堆方法,各个击破。
有这个能力,你看到的题目都是化简之后的树状图,根据题目问的什么,挑出有用的,就可以了。你看到的是一套化简后的试卷。
这样一切就对起来了,公务员考试并不是什么都扯,考官并没有偏题,你们都误解他们了。
在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
比如,晚上看看新闻联播,就可以思考一下哪些东西能拿来出题,怎么回答,这才是所谓积累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让你把新闻上那些领导讲话都背下来。
用这种方法预测公考题目,比相信那些押题的辅导班靠谱多了,你并不知道那些押题是从哪里编的,但新闻联播的内容来路清楚。
举个例子,比如「近期有人冒充国务院领导行骗。国务院参事室已经报警。」这个新闻。
下面是原文:
大家有没有听过「上官凤笠」这个名字?国务院参事室最近可是注意到了这个人,还专门为他发了一则声明,从措辞上看问题可不小。
以上就是这篇新闻的全部内容。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就大致明白了,这不就是一个假装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