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的青春谁做主(第4/30 页)
的优势,岂有一个不累之理?
要想赢得轻松,你必须要比竞争对手们高出许多。
譬如弈棋,如果你和超一流棋手对阵,铁定是输得惨也累得惨。但如果棋艺高超的是你,那么,输得惨也累得惨的,就是别人了。
要如何做,才能够让自己比别人更具竞争优势?
唯有,创新!
所谓入圣境、结圣胎、圣果圆云云,说的都是创新。别人的理论你背得再熟透,也是别人的,只有自己的思考,才是圣哲之路的开始。
所谓圣贤,就是能够自我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于实践中运用成功的这样一种人。
可以确信,以上分析,也正是王氏家族集六世人智慧之大成者,这家人从王纲开始,继而是王彦达、王与准、王杰、王伦,再到王华,都是吃孔子的旧馒头混日子,一连六世也没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出来。但到了王守仁这一辈了,这种吃孔子旧馒头的现状,也应该结束了。
王守仁所肩负的家族历史使命,就是创新,创造出唯独属于王守仁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
但如果爷爷王伦把这话说给王守仁听,那是不会取得预期教育效果的。以王守仁之聪明,他会反问爷爷:咦,为啥你当爷爷的不创新,非让我这个孙子来创新?为啥你天天拄着拐杖混日子,我就得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我凭啥就要这样倒霉?还有还有……我爹都已经是状元了,难道我这个状元儿子,就不能舒舒服服地玩上一辈子,让我的儿子、我的孙子再来创新岂不是更好?
好逸恶劳,是人之天性。如果把话说透,激发起小王守仁的逆反心理,那王氏家族的传承,到了这一辈,就算是到头了。
所以话要说,但方式一定要巧妙。
一定要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让王守仁自觉自愿、自动自发地去努力创新,去探索思想的神秘境界。而要达到这个效果,爷爷劝,当爹的哄,都比不了大街上找个骗子术士,上前忽悠他几句更来得容易。
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王守仁在大街上遇到的相士,百分百是拿了他爷爷的钱,跑来忽悠他这个孙子的。
何为第一等事
相士对王守仁的忽悠,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史书上记载说,王守仁经过长时期的思考,终于弄明白了相士对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于是他若有所思地说: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句话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