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重文轻武?(第3/5 页)
争不过后,不知道是谁先动的手,在赵祯发现势头不对的时候,殿内已经有大臣被开了瓢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惨的是宋朝的文官也讲究君子六艺,个个虽然不敢说是文武双全,但也不是什么文弱君子,因此一时间打的有些激烈,赵祯就是想阻拦,也已经来不及了。
等到太子赵曦“闻讯”,“心急如焚”地带着皇城司的人匆匆赶来时,只见宫殿内已是一片狼藉,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文官,甚至还有个别故意躺下去的武将。
等心里那股气都散了以后,一众大臣们惊恐万分地看着眼前的景象,特别是他们看到皇城司出现后,表现的仿佛才如梦初醒一般,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他们纷纷默默地跪倒在地,低着头,不敢再有丝毫怠慢,静静等待着官家的惩罚,祈盼官家能够从轻发落。
要知道,平日里这些大臣们见到皇帝并不需要下跪行礼,但此时此刻,他们深知自己犯下大错,心中充满恐惧和不安,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官家的敬畏之情,只期望能够得到官家的从轻发落。
赵曦见此勾了勾唇角,直到看到自己的老师——范仲淹,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这才赶紧将笑意压下,肃着一张脸站在皇帝的下首。
“方才没有动手的大臣,且先起身,至于其他的还是多跪一会儿醒醒脑 。”
视线一转,看向自己的宝贝儿子,立马换了表情,温和的问道:“太子,今日朕本想为你定下太子妃,没想到这些臣子却在垂拱殿打了起来。这是因你而起,你来说一说朕应该如何处罚他们。”
“回禀官家,儿臣以为,如何选太子妃,选谁做太子妃,都是我们皇家的家事,哪怕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这也不应该将后宫的事情搬到前朝来说。”
“因此儿臣以为,这选谁做太子妃,只需要您决定就好,毕竟自古以来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又侧身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一众文武,眼底浮上丝丝寒光“孤作为太子,就算自己选不得太子妃,可孤的父亲还在呢,怎么,你们就想为孤代行父权了吗?”
除了以范仲淹和狄青为首的朝中的肱股之臣外,方才争吵得最为激烈的几位文臣和勋贵,包括曹国舅,此刻一听到太子犀利的言语,顿时面白如纸,身子摊下去的那一刻,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反应过来太子之言的意思,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着,一边叩着头爬扶在地上,一边惶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