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阎罗死誓(第2/3 页)
坏他人的墙壁者;
用咒语、法术、驱使鬼神,来捉弄人或害人者;无端造谣,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破坏安定者。
李冰细想之下,虽然觉得其中有些律法似乎不近人情,却也符合社会公德、纲常伦理。
只是可怜那些鬼魂,若是阳世之人,受这等摧残,早已经死去,也只痛苦一时。可偏偏鬼魂是不会死的,生前所作之恶,死后在这里受着无穷无尽的摧残和折磨。
五官王告诉李冰,如果阳世之人在每年的二月十八日这一天,或于佛像、佛经之前发誓、悔改、不再违犯的话,可以免入本殿各地狱受苦。
假如抄写狱历全书;或者续加古今因果报应的事迹,在各殿的章句之后,来劝化人为善,流传后代,使阅读的人从此悔改,免于犯错,则暗中自有功德。
李冰拜别了四殿五官王,问黑白无常道:“无常大哥,我们现在要去的第五殿又是什么地方呢?”
黑白无常肃然起敬,恭敬地说道:“阴司第五殿之主是阎罗王,姓包,他曾于阳世在北宋仁宗年间托生成日断人间、夜断阴司的包拯。正月初八日是阎罗王诞辰,阎罗殿本来居阴司第一殿,在秦广王之上。只因阎罗王常常可怜屈死之鬼,屡屡放那些鬼魂还阳申冤雪仇,因此被降调到了第五殿。”
李冰讶然道:“阎罗王虽然大公无私,却有这么一副仁慈心肠,委实叫人佩服!”
黑白无常道:“阎罗王虽然被降调到阴司第五殿,却仍是阴司之主,地位仅次于地藏菩萨。他可是大有来历之人,刚有地狱之时,阴司之王只有阎罗一人。”
原来,阎罗王生前本是古印度毗沙国的一个国王,他生性好战,而且从不服输。当时惟一能和他敌的是由维陀始生王统治的一个国家,军队同样也很强大。他们连年交战,兵戎厮杀。
由于毗沙王一味地穷兵黩武,国力渐渐不支。在和维陀始生王的生死大决战中,毗沙国的军队被维陀始生王几乎杀得兵马殆尽。
毗沙王好不容易杀出重围,一个人落荒逃至一座山顶。他的手下十八个将领战死后,阴魂不散,纠集了百万残军败卒之魂,终于在那座山上找到了毗沙王。
那百万誓死效忠毗沙王的部下,先把毗沙王安慰一番,激发了毗沙王重新振作的斗志。然后群情激愤,朝打败他们的维陀始生王所在的方向,对天起誓:“至死追随毗沙王!一定要惩治凶恶的仇敌,就是到了阴间地府,也要称王,血战到底!”
毗沙王见在人间已经大势已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