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一年访内蒙日记(7月29日至9月1日)(第6/13 页)
二时后开车—齐、京通车。夜十时在郑家屯停二小时,换车。
8月16日
早四时到通辽,六时半下车,到招待所。
盟委第一石书记:情况:
哲里木盟特点:以蒙为主,民族多。6万2千多平方公里,163万人,蒙40万,盟中蒙民最多的。回、朝、达、满等约1万多人。有5旗,1市1县,以农为主,半农半牧,蒙民多故牧多。土地较好。高粱、大豆、玉米、糜黍,也出米,菜也好。3千多万亩可耕,只种一千多万亩。每年的任务大,征购多,45亿斤(由53年起八年)平均5.5亿斤,近三年6亿以上。59、60年也受灾,但仍完成任务。商品粮任务亦多。每人平均卖500多斤,提高到600多斤,油料亦不少。运输困难,长途短途集中起来,需两个月时间。然后调拨到十几个省!搞十个月。耽误了积肥等。一丰一欠与此有关,丰收减灾。牧业方面,农牧结合,两有益,畜多肥多,粮多畜多。1949年只有53万,今已有222万头。大牲畜占多数,牛马驼驴,以牛为首。从四月以后,吃奶甚多,每人有一头奶牛,加自留畜,则成一牛家矣。
多灾多难之区:三大灾害,辽河易泛,风沙大,鼠疫,付出劳动很多。每年用10万人,两个月上堤。今有一水库,大小塘不下几百个。大者六个,因而有了鱼。消了此害。四月五月疫,七月八月水灾,正与生产冲突。防疫也要出几万人。60年为高峰,灭鼠,动员了四五百万人次,1400万多只,实捉600万只,有三斤重者,基本上灭了。出现了不少专家,全盟4000多个。剩下了无风三尺土。近来风已小,大量植林,以后要集中力量治此害。有了工业,比49年增了10倍,比59年增加3倍,购买力由20多元增至90多元。哲盟原来学校就只有2个中学,现有28个。
晚歌舞。
8月17日
早七时坐吉普车到茂林庙,有茂林乡公社。原很穷,为喇嘛服役。解放后,分了庙中的牛等。
莫力(茂林)庙水库(11.2公尺高),“莫力”出发之意,僧王由此出发。沙陀子,40平方公里,11000公尺(大坝)沙漠中的沙坝,聚灌结合,1亿5千6储水量。辽河由西而东,引一水道12000公尺,木闸门在闸口。动员8千人,作1年余,下游汉区,72万亩地,改沼泽地为水田,种米10余万亩,70余吨产鱼,鱼种甚多,蒲苇亦增,减少了水灾—辽河开口无法堵,此库防洪力甚大,发展水电。有问题: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