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5/8 页)
再来魏地了,你要多多保重。”
宁辉让他放心。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孟浮笙便带着雍家父子走了。
除夕之夜,街衢上杳无人烟,这三人沐着月色在一片宁谧中渐行渐远……
宁辉虽然知道这一别大约数年不得聚,可他却万万没想到这竟是永别……还不到一年,大魏就与云梁开了战,云梁节节败退,溃不成军,魏军攻入王都,孟浮笙派人送走了自己的妻女,独自一人上了淮山,自缢殉国。
得知消息的时候,宁辉正在长安参加会试,还剩最后一科。
他不知道怎么了,就握不住笔,写出来的字曲曲歪歪,很快就洇成了一团。
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
落榜仕子大多留在了长安,穿梭于酒肆茶楼,一面温习功课,一面经营人脉,渴望能投的贵人门下。
而宁辉自独自一声不响地收拾行李,回乡了。
夫人和女儿在家乡等他。
他给孟淮雪改名为宁娆,为此还搬了几次家,真正地当成亲生女儿养在膝下……
夫人对她宠爱有加,视若掌上明珠,并且再也没提给他纳妾的事儿……
每当宁辉望着这玉雪可爱的小孩儿,都不禁感叹:这么可爱的孩子,简直是天赐给他的仙女儿……
后来,仙女儿长到了四岁,开始上房揭瓦了……
不知是他们夫妇把孩子养的太好,还是孟氏王族血脉优良,宁娆天生力气比同龄的孩子大许多,他拿回家的典册卷帙,用不了一会儿就能被她拆的四零八落。
宁辉对此敢怒不敢言,因为他胆敢凶一下宁娆,他夫人得追着他把他打成猪头……
他有时忧郁的心想,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
三年一度的大考如期而至,宁氏夫妇商量了商量,决定举家迁往长安。因为自从养了宁娆之后,发现这孩子太费钱,宁辉的那点润笔费已经难以支撑家计,只能去上京长安另谋生计。
从睦州到长安,数十里路,为了省点车马费,一路上坐一会儿车,走一段儿路,四岁大的宁娆穿了一身洗的干净的粗布衫裤,挺着小肚腩,背着她的小包袱紧跟着自己的爹娘,一天路走下来染了一身的灰尘……
她把母亲给她的小干粮分了若干份,每次馋了就拿出一小块啃,有时一啃能啃一天。啃着啃着,又添了新的干粮,她就把旧干粮忘了,等想起来找出来的时候已经发了霉……
宁娆对着坏掉的干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