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第8/9 页)
高等教育的赵构应该会知道。
但是他很不情愿,他相信的是祖宗家法,以及刚刚过去不久的成功案例,即北宋、辽之间的百年和平。参照那时的历史,最初辽国也曾咄咄逼人,可是军事对冲之后,两相无利,只好互相妥协,并且一直妥协了下去。
这时金与南宋之间的强弱关系已经互换,与当年北宋、辽处于和平临界点时很像,那为什么不能创造又一个百年和平呢?
障碍就是岳飞。
前面提过北宋、辽的百年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超长期友谊,虽说也曾经被人为地破坏过,好几次滑向了战争的边缘。试问一旦南宋、金之间出现这种状况,必须说明的是,参照和平无永远之铁律,这是一定的。
如果岳飞在,局势会怎样?
这个命题不必去假设,因为它在十几年后就发生了。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侵,南宋屏藩尽废、耆宿凋残、国中无人,只好把老病将死的刘锜派上前线。可就是刘锜让不可一世的海陵王挨了当头一闷棍。可以想象,当时如果岳飞仍在,以岳飞之能,以他不到五十岁的年龄,战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南宋之胜可期。
可是之后呢?
挟大胜之余威,岳飞会继续展平生之抱负,于战争中大放异彩。赵构唯一的做法仍然和第四次北伐时一样,硬生生地扼住岳飞前进的脚步……
历史真的转圈了,就算第二次阻止岳飞会成功,岳飞仍然会继续忠贞,不会借机造反报复,可总这么折腾,总踩在刀刃上过日子,谁都受不了吧!
于是问题再次回到原点。
想真正解决问题,只有杀掉岳飞!这是把目光放远,放至无极远,从根本处考虑问题得出的答案。如果想得平实些,事情就更简单了。
王氏提醒秦桧捉虎容易放虎难,这是把事情看得很透的女人。与此同时,相传还有另一个小人物也得出了同一个答案。
那是一个狱卒,他负责看守岳飞的牢房。某一天他像说闲话一样对岳飞说:“皇帝既然已经把你下了重狱,就绝没有放你的一天。”
皇帝与最强的将军一旦反目,绝没有再次共处的可能!这是另一条铁律,放之四海皆准,绝无例外。
岳飞之死是必然的,置他于死地的是赵构的偷安、怯懦、阴毒心理,更是他本身超出时代限制的能力。他凌驾于同时期的所有战将之上,无论宋、金,都找不出与之匹敌的人物。人们习惯性地把完颜宗弼当成他的敌人,把韩世忠当成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