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养育模式的理论基础(第3/6 页)
感掠攫了,或者是她不知该如何表达的挫败感。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受、思想、需求和意愿的外在表达,简言之,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孩子不是受训的宠物,也不是被编好程序的电脑,可以根据输入来预测他们的反应。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其中一定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其中有些理由紧密关联、难以分辨。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理由,只是单纯地对其结果(即行为)做出反应。事实上,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例如,如果阿比盖尔的反抗实际上是因为担心我们过多关注刚刚出生的弟弟,那么我们就要帮助她打开心结,而不只是压制她表达自己内心恐惧的方式。
在尽量理解和处理造成具体行为的具体原因的同时,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阿比盖尔需要知道无论如何我们都爱她。事实上,今晚我们的拥抱尤其重要,她会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我们的爱是不可动摇的。这会帮助她渡过难关。
在任何情况下,施以任何性质的惩罚都不具建设性,可能会刺激她再次哭闹。即使惩罚让她暂时停止了哭闹,或成功地让她在第二天晚上因惧怕激怒我们而没有表达她当时的感受,其造成的整体影响都不会是积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首先,它并没有解决她头脑中的问题;其次,在我们看来是让她吸取教训的行为,很可能在她看来是我们在收回对她的爱。笼统地讲,这会导致她更不开心,或许还会让她感觉孤独和无助。具体地讲,这教会她认定自己只有在乖乖听话时才会被爱,或者才是可爱的。我稍后提到的现有研究结果均力证了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经过多年潜心思考,我意识到行为主义理论还不足以完全解释有条件养育,还有其他因素。请再次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孩子在大哭,显然很伤心,等她平静下来后,爸爸跟她一起躺下来,将她搂在怀里,给她讲《青蛙与蛤蟆的故事》。有条件养育的拥趸对此惊呼:“不要!不行!不可以!你这是在强化她的不良行为!你是在告诉她淘气顽皮也无所谓!”
这种解读不仅反映了对特定情境下孩子会吸取什么教训、甚至如何吸取教训的设定,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它认定只要一有机会,孩子就会利用我们,会得寸进尺,会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选择吸取最坏的教训(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耶!惹麻烦也没事!”),会把不附带条件的爱解读成纵容他们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因此,从某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